新华社在10月7日从上海发了篇报道,称美国哈佛医学院儿童医学基因诊断研究室主任吴伯林专为祖国人民撰写了一部科普读物《人体革命》,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风靡世界的基因科学角度分析,人的寿命可达一百六七十岁”云云,但据这则简短的报道的介绍,吴博士其实根据的是“一些科学家的研究”,由动物的生长期和性成熟期计算寿命期。这种算法并不新鲜,我在十几年前就在中国报刊上不时见到,既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也与“基因科学”无关。近日回国见到此书,才知道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不管是“人体革命”,还是“基因科学”,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新词组,作者甚至断言“人体革命”将成为21世纪的世纪词,想必已做好了荣任世纪词发明人的打算,但在我看来,这种毫无必要的空洞的新词的寿命恐怕是只能与这本书相始终了。目前的分子遗传学(或者吴博士之所谓“基因科学”)并不能预测人的自然寿命期,吴博士却断言:
“我们可以完全有科学根据地展示其这样的前景:2000年诞生的婴儿将能神采飞扬地观赏2150年除夕夜的礼花。”
我翻遍了全书,也未能找到吴博士的“科学根据”,只找到了一句反诘:
“既然20世纪将人寿实现了翻一番,那么,21世纪时,在基因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为什么不可以在20世纪基础上再来一个翻一番呢?我们说21世纪将使你活到150岁,决非虚言!”
20世纪平均寿命的延长是通过卫生条件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减少了夭折而取得的,并不是通过延缓衰老取得的,人的自然寿命并没有延长。延长自然寿命需要战胜细胞凋亡,这和避免夭折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二者之间并不能做简单类比,因此这种翻两番的计算方法是荒唐可笑的,是地地道道的虚言!
此书虽以“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为副标题,却未对此做任何的论证,对细胞凋亡和衰老的研究也未做任何介绍,如此耸人听闻的书名,与内容格格不入。实际上,该书不过是对遗传学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些点到即止的浮光掠影的介绍,而令人遗憾的是,吴博士身为专业人士,却未根据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是根据二手、三手资料乃至非专业的新闻报道。比如,在介绍生物技术能使草四季常青时,他根据的是新华社发自伦敦的一则电讯,而这则电讯又声称根据的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的报告。吴博士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阅读《新科学家》的原文,却宁愿根据新华社的转述。《新科学家》其实是一份科普杂志,它是根据原始论文做的二手报道,如此转手了两次,也就难免失真了。的确,这本书所依据的资料的可靠性很低,许多明显属于以讹传讹,有的甚至到了荒谬的程度,比如它绘声绘色地描述有一只猫在金字塔内冬眠了4000年,就属于“金字塔神秘学”的伪科学谣言,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何况是生物学的专业人士。
吴博士据说从波士顿大学获得过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目前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生物医学研究,但是他的分子遗传学知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常识性错误在书中随处可见,限于篇幅,仅举二例:
“研究证明,在患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的不育男子中,他们的细胞内有一种小器官,叫做线粒体。”
而事实上,线粒体这种重要的细胞器,在所有人的细胞内都存在,乃是细胞的能源中心,并非不育男子所特有。如果说这还可能是表达上的疏忽,那么,像以下的“高论”,则明显是一位外行的自作聪明的发明:
“正常人早期胚胎的性腺是中性的,从理论上讲,可往雌性方向发展,也可往雄性方向发展。在分化和发育过程种,雄性占优势时,雌性就退化;雌性占优势时,雄性就退化。而阴阳人呢?估计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决定分化性别的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系统发生了差错,一方显现时,另一方并未彻底消隐,这样阴阳两端形成‘平分秋色’之势,于是就成为‘阴阳人’了。”
这种“阴阳平衡”的哲学猜想貌似有理,在一百年前,也许不失为一家之言,在现在则是想当然的无知之谈。发育生物学的一个常识是:人类的性别决定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阴阳平衡”的过程。人类胎儿将自动发育成女性,而要发育成男性,则需要存在Y染色体,位于该染色体中心粒附近的一个基因调控性腺发育成睾丸,睾丸分泌的激素再促使内外男性器官的发育。如果没有睾丸,胎儿将发育成女性,即使没有卵巢时也是如此(当然,没有卵巢的女性是不育的)。在发育过程中,女性是更为基本的,男、女的“地位”并不平等。至于阴阳人的产生,存在多种情形,绝非吴博士所“估计”的那么简单。吴博士据说从事的是胎儿诊断的研究和临床,竟然不具备性别决定的基本知识,实在令人惊讶。
我以前一再强调,科普著作应该由专家撰写,因为只有专家才可能具有必要的学科知识,并能阅读原始论文,根据第一手的材料写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能达到这两点要求,他们撰写的科普著作也就未必比外行作者的强,而一旦有谬误,对读者的误导更严重,危害性更大。这本《人体革命———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就是一个例子。
(《人体革命》,吴伯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