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章太炎的儒学思想

2002-09-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胡绳武 我有话说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张昭君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儒学,实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儒学思想无论在近代儒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他本人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作者选择《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为题,作为近代儒学的个案研究,无疑是恰当的。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重视章太炎思想的研究,已发表过不少有关专著和论文,本书作者熟悉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但认为已有研究成果中对章氏儒学思想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同时也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不仅没有专门性著作问世,而且有关章氏的儒学思想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提出进行深入讨论。本书就是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章太炎的儒学思想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研究的专题论著。

过去对章太炎思想研究侧重于政治思想,论述其儒学思想也多是与政治思想结合在一起。本书从文化史角度切入进行论述,把章太炎儒学思想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特别是近现代儒学新旧嬗变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同时把文化变动与社会变动、社会思潮结合起来,这一指导思想是对的,有助于写出新意。

该书从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流变入手,分别从其学术成就、对儒家思想的阐释,以及他的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章太炎儒学思想进行了论述。

作者开篇指出清初诸大儒的经世思想、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师友的治学风格以及清代的浙东学术,汇成了章氏儒学思想的本源,而诸子学、佛学、西学的旁路楔入,使章太炎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思想。并论述了章氏的儒学思想并不是上述诸学的简单结合,而是会通融合后的产物。论文通过对章氏许多具体论著的剖析,有力地论证了章太炎的儒学思想是在融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章“章太炎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既是对章氏儒学思想前后变化的交代,又提供了章氏儒学思想生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书中对章太炎早年、晚年儒学思想的论述,目前学界鲜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对《国故论衡》、《检论》等著作成书时间的考订、思想主旨的分析、儒学思想的把握,有些是以前研究者所忽视的,有的对前人成说提出了新的看法。

书中对于章太炎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对儒学史的研究、他的儒学思想对学术转型的贡献、他对儒家思想的阐释等方面的论述,是该书的精彩篇章。书中对章太炎对六经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春秋》、《左传》、《周易》、《诗经》、《尚书》和三《礼》研究的论述,都是一般对章太炎思想研究极少涉及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力地说明了章太炎这位国学大师的远见卓识。同时,也表明作者对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的功力深厚。章太炎儒学思想对近代学术转型的贡献,章太炎对儒学思想的近代阐释,也是以往研究者谈得较少的问题,作者提出来并做认真分析,表现出作者的学术领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考察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作者旨在说明近代思想家的儒学思想与传统儒学特别是儒家礼教是不同的。这有利于较为全面地对儒学做出评价。

作者在“结语”中说“章太炎儒学思想毕竟是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表现出具有第一,过渡性,第二,政治性,第三,矛盾性的一些特点。又说:“章太炎儒学思想存在有不足之处乃至糟粕,是无需讳言的事实。他的政治派性和学派归属影响了他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他晚年过分拘执于传统文化,影响了他对西方文化精华的吸收,阻碍了他与时俱进。他的儒学思想一定程度上趋向于理想化、书斋化,削弱了对社会现实的指导作用。”作者指出章氏儒学思想所存在的问题,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作者尚未能作出深刻的令人信服的分析。我觉得这应该算是论文的不足之处。总之,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度相当大的力作,是一部优秀的学术专著,特此向大家介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