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最早的招投标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起草人之一。从80年代开始,余杭为中国的招投标事业奋斗了20年。
金秋十月,记者在美丽的珞珈山上采访了他。
提起“招标投标”,还得从陈丕显任湖北省委书记时说起。1982年初,陈书记到“武汉洗衣机厂”视察,看到当时牌子很响的“荷花牌”洗衣机产品积压严重,他感到困惑不解。厂长说因为成本太高,价格也就高,所以销路不畅。陈丕显希望武汉大学派些老师去帮一下,当时的刘道玉校长根据书记的指示派余杭带了一个小组来到厂里。
经过调查,余杭发现:洗衣机厂自制的零件不多,配套的零部件大约占70%,又都受制于人。余杭认为,出路只有一条:“招标”!
余杭的“药方”一开出,就在武汉掀起了轩然大波:“招标投标”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怎能在社会主义的工厂里“试验”呢?社会主义工厂之间是经济协作关系,怎么能提倡竞争?武汉洗衣机厂厂长也耽心得罪了零部件生产厂而感到为难。由于当时的武汉市市长吴官正大力支持,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又以名誉担保,厂里才同意试一试。
武汉洗衣机厂打出的“中国第一标”,一下子震动了大半个中国,投标者之多,出乎意料。开始只就3个主要零部件进行招标,工厂马上盈利120多万元。接着,洗衣机厂又主动要求把全部采购项目拿出来招标。这样一来,不仅产品的销路打开了,而且仓库里积压的产品也卖出去了,利润猛增到370多万元。新闻媒体称之为“荷花模式”。武汉市经委更是赞扬招标投标是搞活企业的一着“好棋”,并且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余杭为顾问的招投标办公室。全国90%的地市都来武汉取经,招标投标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去年8月31日,余杭教授沉浸在平生最大的欣慰之中。年过花甲的老人从当天的新闻中获悉:国家主席江泽民已于前一天签发主席令,公布了一部由他首先起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从2000年元月1号开始正式颁布实施。
针对我国工业产品长期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状况,余杭提出了新思路:以利税不变为前提,鼓励劳动者辛勤劳动,降低原材料消耗,增加工资收入;或迫使劳动懒散、增加物资消耗者,减少工资收入,也就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互相转化,俗称成本控制法。
1994年,余杭受武汉市经委委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帮助武汉市童车厂。然而,当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极力反对,但余杭并没有气馁,而是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论证。其中发表在《湖北日报》上的《劳动消耗转化论》,先后获全国报纸首批理论宣传优秀作品奖、湖北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武汉童车厂按他的劳动消耗转化论实行半年,产量增长13%,产值增长15%,利润增长88%。武汉自行车二厂试用此法半年,产值增长61%,整车质量提高2.7%,上缴国家利税增长110%。“成本控制法”成功的消息在全国不胫而走,各地来武汉取经者络绎不绝,仅武汉市童车厂一家就接待全国各地来访的企业2000余家。山东和北京的一些企业从报刊上得知这种做法后,自行试验,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国总工会曾充分肯定此举且派调查组来汉调查成本控制法在工厂的实施情况。
199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邯钢经验知多少》的文章指出:邯钢经验在中国大地做出了一个杰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一个公式——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给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解决了一道难题,使国有企业体制转换真正走上良性循环。而湖北人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后,发现邯钢发明的公式与余杭早年发表的《劳动消耗转化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一种新思路》所提出的公式和其基本内容惊人地相似。于是1996年8月23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由邯钢引出的话题——劳动消耗转化论在鄂搁浅的反思》的报道。湖北省因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此次大讨论对湖北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许多国有企业、县市领导纷纷要求余杭前往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体制和企业改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1999年,余杭受聘为武烟集团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上任伊始,他协同几位管理专家,对“武烟”的辅料采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查,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余杭亲自撰写了一份7000字的招标采购紧急报告。武烟集团董事长康永胜、总经理彭义政立即采纳实施。招标活动历时3个月,招标辅料分15大类107个品种。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几十家供应厂商纷纷前来投标,如此规模的招标活动在全国烟草行业中尚属首次。余杭亲自设计招标程序,指导招标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为了排除干扰,杜绝腐败现象,武烟集团董事会接受了余杭提议,对干部约法三章:不写条子,不打招呼,不搞特殊化。此举受到中纪委的高度赞许。
余杭在武烟集团的改革措施,规范了采购行为,有利于企业的廉政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企业管理,完善了企业形象。1999年武烟集团在全国烟草行业限产压库和部分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上交利税近11亿,利润增长了48%,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余杭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被人们称为校园里走出的“财神”,但他自己却甘守清贫,读书做学问,其乐陶陶。社会对他的回报是:4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奖。他说:“让知识回报社会,让咨询惠及民生,这是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