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赵力彬,近日将奔赴新疆塔里木油田,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在校期间,他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了《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水特征研究》课题,并以主要参加人身份参与了《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等几个项目。他
据统计,近几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生50%以上去了生产一线,其中15%的毕业生选择西部,研究生占到20%。截至目前,2005届毕业生已签约2113人,就业率达94.5%,其中266人选择西部,另有19人申请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对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注重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到就业指导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理想。新生入学第一堂课就是石油工业历史传统和形势教育,参观校史陈列馆和收看反映石油工业艰苦创业历程的录像片。学校通过举办教授培训班,开展“三育人”演讲比赛等,大力加强教风建设,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了解石油工业形势,感悟石油精神。学校通过组织专题报告或制作宣传栏,大力宣传优秀校友的光辉事迹;邀请著名石油专家或油田高级管理人员举办石油工业发展形势的报告会或开展学术交流;在网上开设“石油经济”、“石油论坛”等专题形式,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石油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就业工作的内在目标,对毕业生注重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个人的“三贴近”教育。贴近现实,就是把就业方向、用人单位的要求、待遇、工作环境等如实地告知毕业生,缩短他们到岗后的适应期。每年暑假都要组织20多支实践服务团,奔赴全国各地,深入一线,了解企业。与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让研究生走进企业,增进对企业的了解,学校在38个油田石化单位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塔里木油田研究生工作站的5名硕士生中3人与塔里木油田签订就业协议。贴近生活,就是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家庭状况、个性爱好等,量体裁衣,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单位。对需求不足的专业,指导学生增加选修课,为他们举办模拟双选会,增强就业能力。双选会期间,及时给予毕业生现场指导。贴近个人,就是对毕业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针对通用专业学生想今后到油田工作的想法,学校比较早的实施了转专业制度,收到良好效果。
学校还设立了新疆石油奖学金、长庆油田奖学金、塔里木油田奖学金、石油管道奖学金、大港油田奖学金、青海油田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鼓励学生投身基层,献身石油。此外,学校对非西部毕业生去西部就业的给予奖励,并发榜隆重表扬踊跃赴边、壮志西行的毕业生,在离校前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送会。
近几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毕业生约有60%已从基层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王永明,2000年选择来到东方公司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负责完成了多个横向和纵向科研生产项目。2003年毕业于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潘新伟,在来到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凭着在学校积累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勤奋努力的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单位重要研究力量。两年时间里,承担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两项,其中一项《苏里格气田低伤害高效压裂改造研究》获得2004年长庆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中石化华北分公司科研项目三项,参与局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局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各一项。由于工作出色,成绩突出,2004年他被评为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先进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