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案头放着的王德民院士的简历,我仍回味着今天上午王院士所讲的一席话:“我是有些傲气的,我知道自己能够通过实践短期改变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并用来解决问题。我不需要别人承认,自己知道被需要就够了!”年
拿着为记者准备的厚厚一沓材料,王院士匆匆忙忙地走来。没有七十岁老人常见的老态,挺拔的身躯、坚定的步伐、炯炯有神的双眼无不提示我,这是一位性格鲜明、思想坚定的老人。在采访过程中,涉及到几种驱油技术提升油层采收率的问题,王院士几次强调增加的百分比和上升的百分点之间的区别,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特点显露无遗。
从1961年问世的“松辽法”,到7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偏心配产、配水器,到70年代以后提出的限流压裂法,再到后来的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和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等几项填补国内甚至国际空白的项目,他的每项研究都应用至今。只研究油田急需并且大部分需要而非个别需要的项目,是王院士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在他所经手的项目中,有的构思十几年,有的研究了十几年,他的目标很明确,“什么最能解决它,就去学什么知识来解决;用真正平均而非挑选的数字来说明;工艺一定要简单,好推广,让大家都掌握这项技术。如果我认为效果不够好,就潜下心来重新研究,我的目的就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由他主持的“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他的心中还有很多新计划:研究出一种新型活性剂,能够让比海水还咸的在海水里沉积了1亿年的地下水可以不需要再添加碱;发明出一种渗透改善剂,注入后能够使油的比例提高,水的比例降低,提高采收率;把油变成小油滴,把油滴降低到2、3微米以下,使油滴变得比孔隙还小,来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想法正在逐渐实现过程中,王院士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事情世界上都没有人干过,都是我们首先提出来的。”
不少西方公司请他去工作,国内很多大城市也曾向他发出过邀请,他很诚实地告诉记者,不是没有想到过离开,但是离开了大庆这一块最熟悉的土地,就再也无法做实地的研究了。“我不愿搞挂着的项目,不想综合别人的东西,我更愿意做自己独创的。”他总是想把自己心头的那几件事完成之后再离开,但总是干完了这个便又有了下一个想法。这么多年他没有出过一本书,他总觉得没有完成的比完成的事情更加重要,所以不能停,不能离开大庆。“年龄的原因我早晚会收口,但现在我还在扩大的阶段。这里需要我,离不开我,我干起来也有信心。”王院士的心仍放在大庆油田的事业上。
王德民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我国石油工业著名专家,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他主持研究的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目前该项目已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获得发明专利,挪威和印尼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气有机地组合到一起,使其具有超低界面张力、良好的水相发泡性能、良好的上浮能力,因而具有提高区有效率的作用、更大的扩大波及体积作用和气体上浮驱替油层顶部剩余油的作用。室内和矿场试验表明,泡沫复合驱油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30个百分点,初步预测仅大庆油田应用此项技术可新增可采储量4.2亿吨,该项技术为同类型、开采后期的砂岩油藏提供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