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坐落于祖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世界著名的钒钛之都――攀枝花市,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占地1000余亩,在校生12000余名。学校办学硬件优良,环境优美、安宁,气候温和,夏凉冬暖,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攀枝花学院秉持“育人为本,励精图治
植根攀西沃土服务资源开发
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幅员面积0.744万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资源。邓小平盛赞“这里得天独厚”。1965年党中央做出了开发建设攀枝花的决策。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建设者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攀枝花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成为中国优质钢铁基地、钒钛综合利用基地、电能供应基地、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及深加工基地,一个以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为主的特色工业城市。
攀枝花学院应攀枝花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诞生,并随攀枝花的发展而发展。植根攀西沃土,服务资源开发,既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的战略选择,也是学院二十多年办学历程的真实写照。学院为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和有力的科技支持,而攀枝花的经济社会发展则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强大的依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与地方形成了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植根攀西沃土,服务资源开发”,是攀枝花学院在办学模式上一个显著特色。
一、攀枝花学院应攀枝花建设需求而诞生,随攀枝花的发展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攀枝花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文化教育基础十分薄弱,一些技术人员、干部和职工因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不安心工作;高校毕业生分不进、留不住。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支撑面临危机。攀枝花人迫切希望改变这一切,特别是改善文化教育环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同志来攀枝花视察,发现这里教育落后、人才缺乏。针对这种状况,他反复强调发展攀枝花高等教育和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说,“我主张将来在这里办一个攀枝花大学,而且要闻名于世”,“攀枝花今后的发展,需要把智力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需要造就大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不可能依赖从外地分配来多少大学毕业生,要自己办学”,“攀枝花要成为一个名城,不能因为出钢铁,出钒钛,还应当是一个具有发达文化的城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攀枝花自力更生创办大学培养人才,加快社会经济建设寄予殷切的希望。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于1983年10月10日,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呈递关于申办攀枝花职业大学的报告,同年11月11日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攀枝花学院(前身攀枝花大学)由此应运而生。
为了整合攀枝花市的教育资源,增强学院办学实力,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4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攀枝花教育学院与攀枝花大学合并组建新攀枝花大学;1998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攀枝花卫校并入攀枝花大学。随着攀枝花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地方企业、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199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攀枝花大学改建为本科院校并正式向省政府和教育部提出申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01年5月18日教育部批准攀枝花大学改建为攀枝花学院。
二、地方全力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攀枝花学院从创建到改建本科院校,规模不断发展,实力日渐增强,这一切都凝聚着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市人民的心血:一是成立学校董事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董事长,学校的主要工作直接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二是学校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统一安排,全市的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中都列入了学校规划。其中“十一五”期间支持开发银行长期贷款4000万元。三是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学校建设用地由行政划拨,学校贷款1.5亿财政贴息50%,教育税费的15%划拨学校,市级科研项目每年支持100万等。四是保障了正常办学经费。2006年办学经费生均财政拨款4000元,学校办学经费收入1.18亿元。五是市属三区两县、在攀枝花的各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和市商业银行等单位在建设经费、实践教学、科技研发、学生就业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市商业银行给学校贷款1.5亿元,学生宿舍封闭贷款5000万元;学校吸纳各类社会资金7864万元。
三、学院积极服务区域资源开发和地方发展大局
1.积极为地方培养建设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尽力满足地方要求。学校每年安排15%左右的计划招收攀枝花籍考生,近三年学校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7603人,在攀枝花就业3723人,占48.96%。学校积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攀西地区培养各类本、专科人才9753人,为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4235人,对提高攀枝花市干部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攀枝花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地方各个领域的工作骨干,其中有百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十多名企业家,为攀枝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学科专业建设紧扣地方发展
学院坚持主动适应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既考虑全省高校专业整体布局,又紧密结合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开发需要,不断扩展专业覆盖面,强化专业特色。建校之初,开办了中文师资、秘书、工业与民用建筑三个专业。2001年改建本科院校时,根据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对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法学、英语等9个地方紧缺本科专业。此后,为适应攀西地区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为适应新材料研发特别是钒钛材料开发的需要,增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适应基于优质钢材应用的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增设了工业设计、工业工程专业;为适应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要,增设了网络工程等专业;为适应攀枝花市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增设了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专业;为适应攀西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增设了护理学专业;为适应攀枝花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员的需要,增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学科专业建设,2006-2007年,本科专业增至29个,专业方向63个,形成了理、工、文、法、经、管、医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有8个品牌专业。
在重点学科建设上,根据资源开发要求,着力建设和发展优势学科并突出学科方向:以钒钛材料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成钒钛材料工程中心,适应钒钛材料综合开发需要;以工业智能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成自动化控制工程中心,适应重工业城市自动化发展要求;以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成制造技术研发中心,适应国家制造业发展和攀枝花优质钢材应用的需要;以结构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成川西南、滇西北建筑结构研究与测试中心,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到目前为止,学校逐步打造了材料学等6个重点学科。
学院现已构建的学科专业体系既符合学院服务面向定位,又契合了全省高校学科专业整体布局;既重点发展工科类专业,又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体系科学合理,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明显。
3.科技工作立足区域资源开发
学院紧密围绕攀西资源综合开发,高起点建立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服务地方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钒钛产业建立研发基地,建立了省钒钛材料工程中心、省钒钛材料重点实验室、市钛材料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钒钛资源冶炼、开发、综合利用研究;围绕攀枝花石墨资源开展研究,建成省高校和攀枝花市重点实验室――“细鳞片石墨深加工实验室”,并与仁和区人民政府签订了石墨资源深度开发合作协议;围绕苴却石(苴却石是攀西裂谷独有的特色资源,是雕刻砚台和各类观赏石品的优质材料)资源开展研发工作,成立了攀枝花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所;为解决攀枝花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问题,成立了攀枝花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为了开发攀枝花的生物化学资源,建立了生物化工研究所,开展攀枝花亚热带代表性植物(如麻疯树、薯蓣等)的工业价值、药用价值的研究;为优质钢材的深度开发,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开展了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200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市、校科研215项,其中有84项直接服务于资源开发和地方发展。其中“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流程工艺研究”成果将为四川龙蟒集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亿元;石墨资源研究成果按照攀枝花事业发展规划,预计十年内将形成年产1万吨的石墨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上千万元。2007年8月,学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称号。
坚持学产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为重工业和资源综合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不仅需要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更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教育资源。攀枝花学院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建构了学产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坚持学产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狠抓理论教学,确保理论教学质量
学院根据本科人才的一般技术标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自身办学实际,科学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品格、适应岗位、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技能要求等规格要素上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首先是狠抓理论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院系统构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并严格而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保证了理论教学质量。
二、强化教学与生产结合,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学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原则,积极贯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实践教学效果。一是在校内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中心,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攀枝花市的地方资源,努力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这主要是通过组建校企协作委员会,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来实现的。学院与攀钢建成共享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人才资源和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学院利用协作企业的生产场地开展学产结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保证。通过校企协作机制,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效果,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注重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近三届工学类毕业设计(论文)中,与实际相结合的题目平均比例为84.7%。
与此同时,学院凭借自己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决策咨询和开展员工培训。校企合作,一方面将社会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充实和优化了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获得学校的智力支持,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三、重视教学与科研结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专门划拨科研津贴,下达科研任务,加强科研考核,鼓励教师围绕教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自2001年以来,学院共开展4批校级教研课题评审立项工作,确立校级课题101项,共资助经费130余万元。2001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累计达1300万元。学院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近三年来,教师355人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近三年,有372名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既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力的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作用。学院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立项评审工作,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和课外实践活动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五四科技文化活动周、创业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工程力学竞赛、建筑模型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专业性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技实践的结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特色是个性,是优势,也是创造,是旗帜。攀枝花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但她创造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这个特色,攀枝花学院的建设就有了坚实的根基、明确的方向,学院的办学活动凸现出魅力、实力与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特色的进一步完善和打造,攀枝花学院的办学水平明天一定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