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黄涛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黄涛,民俗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为民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余年。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专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
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传统节日习俗也遇到了传承的问题。作为现存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春节的存活状态还是最好的,但也饱经坎坷,因此其现代传承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
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当下春节习俗的传承问题主要在于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还有一些不太契合的地方。
许多城市青少年就感觉春节“太折腾人”,礼俗繁琐,规矩太多;部分中年人则感觉送礼物、给压岁钱等花销太大,过节不堪重负。
我认为,这种负面意见的产生不是由于年俗本身不适合现代社会,而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关策略,使得传统节日没有顺应社会变迁而进行必要的革新。在现代社会,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现阶段,除了民间顺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过节习俗的自动更新外,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进行年俗的传承与保护时,策略上应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春节习俗的现代性元素:
第一,提炼宣扬传统年俗的现代文化内涵。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
过年的原始意义主要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祭祀神灵、施行巫术,这种习俗和内涵在现代必然逐渐衰减,而其少量的相关遗俗则成为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手段,成为民众表达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方式。如放鞭炮,本来是通神或驱邪的一种仪式,现在则成为一种欢庆的方式。贴对联、守岁、拜年、压岁等其他年节习俗也都可做类似的解释。
可以说,春节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演变的,并且产生了为现代人喜欢的新民俗,比如除夕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居民燃放更富观赏性的烟花代替注重声响的鞭炮等。拜年方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性。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庭走访式的,而且采取跪拜式的礼仪。如今只有少数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绝大多数地区则由走访式的当面问候拜年转为以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为主。
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春节庙会是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北京每年春节都要在地坛、龙潭湖、白云观、琉璃厂等公共场所举办庙会,很受群众欢迎。各庙会几乎每天都出现人山人海的场面。旧时的庙会是在祭神祈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集会,现在的庙会以游艺、娱乐、贸易为主,祭祀活动很少,地坛、天坛等庙会的祭祀仪式只是展演性质,琉璃厂、世纪坛等庙会则没有任何祭祀活动。当然,由于过去多年的社会环境因素,春节也不是很好地完成了现代转型,其现代性仍需要加强。
第二,开发、宣扬春节纪念物,营造浪漫热闹的节日氛围。节日纪念物,或称节日象征符号,指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事物,如春节的饺子、鞭炮、灯笼、对联、腊八粥、灶王爷、生肖动物等。
节日纪念物对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传统节日传承了几千年,已经在族群成员的内心积淀了较为稳定的民族情感,这表现为到了节日期间,如果不遵行特定传统习俗,个体成员会感受到情感失落,如除夕不能跟家人团聚,会感觉年节生活过得不完满。但是这种节日情感也不是无条件地一代传一代的,需要借助节日里特定的仪式、活动来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在节日里进行的特定仪式或活动往往靠相关的信仰来驱动,或靠一定的文化需求来维系。而在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节俗活动就难以传递,而使节日呈现节俗减少、衰弱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些节日纪念物在传统社会只不过是节俗活动的用具,在现代社会却往往成为节俗活动的轴心和驱动力。这是因为这些节日纪念物上凝结着民族文化精神,已经成为民众节日情感的寄托,也是节日特色的重要载体;这些节日纪念物也有世代传袭的使用方式,围绕这些纪念物的行为模式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营造浓重的节日氛围。节日对民众而言是不同寻常的时间,人们过节时都有过节的心情和活动。在传统社会或在保留较多传统习俗的农村,人们过节的庄重感或神圣感一般是由祭祀仪式带来的。比如河北景县农村过春节时,年三十晚饭前,各家男人要去坟地请祖先回家吃饺子、过年,完成请神仪式后,意味着把祖先请回家了。这时人们都有神在家里的意识,家里的氛围变得异常庄重,说话做事都很谨慎,比如煮饺子时大人会叮嘱孩子们不要说“破了”“不够”等不吉利的话,要说“挣了”“富余了”等吉利话。
而在现代社会,在城市里以及许多乡村地区,民间信仰淡化了,在重大节日里也没有祭祀仪式了。如果不用其他节庆方式来弥补仪式的缺乏,节日往往变得冷冷清清。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就派上了用场。用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围绕节日纪念物进行习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营造外部可见的节日氛围的主要方式。于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对节日时间的“非常”感觉,除了来自在我们的记忆中保持的那些特定时日的重要意义外,就主要来自这些节日纪念物对环境的渲染、使用节日纪念物的习俗活动。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顺利传承有赖于节日纪念物消费市场的推动。在传统时期,节日活动主要是在家族的范围内进行的,公共活动很少,节日用品也主要是自家制作的。而在现代社会,家族活动减少,节日用品主要是从市场购买的,同时,节庆方式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增强了。过节的公共活动和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商家的经营和推动,而节日纪念物的相关消费就是商家经营的主要方式和目标。对于商家推动现代节日传承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近年来洋节在中国城市的兴起,商家的推动就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商家的炒作能够改变节日的主题,也能产生一个全新的节日。比如西方的圣诞节本来没有圣诞老人,但是后来由于商家作用,圣诞节几乎成了一个围绕圣诞老人来过的节日。目前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不是完全不使用纪念物,但是在纪念物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的规模等方面,还很不够。过得较隆重的春节使用纪念物较多,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营造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的作用,其缺点是面目较为陈旧,现代气息不足。
第三、强化、拓展传统年俗的娱乐性与公共性。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唐宋及其以前的时期大都有很丰富也很有趣的习俗活动,但是明清之后受儒家文化和理学的影响,过于看重礼数与教化,到现代又过得更加单调,在户外举行的娱乐性节庆活动太少。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娱乐性最强、公共活动最多的当数元宵节。现在的元宵节被当作春节的一部分,是春节的结尾和高潮。在上古时期,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
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民众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意愿。旧时繁盛样态的元宵节可看作中国的狂欢节,各种声势浩大的欢庆娱乐活动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节的节庆活动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欢庆活动是在社区内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
传统节日的演变与转型固然主要依靠其自身的机制与活力,依靠民众的自然传承与自主选择,但是中外历史经验表明,问题并不如此单纯,外部干预也能对节日的兴衰存亡起到很大作用。目前传统节日的衰弱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过去外力干预的结果。现在要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政府舆论对此予以倡导,并给传统节日以更多的假期,这就是一种很有力的政策干预。当然,外部干预还应有更为系统成套的措施。从整体上说,我们应促进提升传统文化在现代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众文化自觉意识,逐渐消除崇洋情结,这才能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传统节日兴旺的人文环境,也是其现代性得以滋生和壮大的基础与动力。
正月十五,最热闹的就是灯市。这幅清代元宵灯市图,表现了当时的街市
春节的国际化与习俗的传承
近年来,春节的国际化趋势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其实,旧历年习俗的国际化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在国力强盛的唐代。唐代,我国的夏历和传统节日习俗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地区,并为这些国家所采用。直到今天,源于我国旧历及其节日的年俗在朝鲜、韩国、越南还过得很隆重,并享有较长的假期。日本则在1872年改用西历时,将传统年俗挪到了西历元旦上。历代迁移到其他国家的华人社群,也都保持着传统年节习俗,这是春节国际化的另一方面。
身在异国的游子、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都很重视以传统习俗欢度祖国的节日,以此方式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也向周围的异文化族群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海外华人在异文化社会过中国年的声势越来越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华裔民众观赏、参加到华人过年活动中来,并且,华裔春节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尊重以至接纳。
海外华人过年特别重视展演方式的公共性,注意在公共场所用富于民族特色的庆贺形式向当地民众隆重热闹地展示华裔文化族群的存在,因此舞龙、舞狮子、敲鼓、放鞭炮这类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记又能引人注目的活动格外受到华人的青睐。他们也适当吸收若干当地社会常用的节庆方式,如很能造势的巡游。2004年,美国纽约州公布“中国农历春节”为该州法定节假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毛里求斯等国也为当地华人过春节设立了公假。从2007年开始,每逢中国农历新年来临,加拿大政府都会发行一套生肖纪念邮票,今年也推出了牛年生肖邮票。今年春节前夕巴西政府也发行了一枚印着“金牛“图案”的邮票,这是继巴西邮局继蛇年和马年邮票之后第三次发行中国农历生肖邮票。所有这些事例说明,春节庆典被当作海外华人所属的族群文化的亮丽标志,当地主流社会对华人年节的尊重与接纳也是以此为象征,表示对华人贡献的认可和对华人文化的尊重。
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有人说,春节的国际化显示出中国软实力和在世界影响力的显著增强,这是很有道理的。
与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大程度地依靠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方式。拿过年习俗来说,我们各人脑中关于年的印象、习惯有多少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呢?还不是从小跟着长辈过年,耳濡目染而来的吗?这种传承方式的要害是不能断代。现在有不少人担心青少年不喜欢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这是因为传统节日真的不适合现代社会吗?
罗素有一句名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里我要这样套用一下:文化多样性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源。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肯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各民族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才能维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按上述道理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实例和学理上看,经过调适更新,它也完全能够适应并有益于现代社会。我认为,洋节与传统节日的关系就如同洋快餐与中餐的关系,我们吸收进几个有特色的洋节也无不可,但只能是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节日体系,而不是在此同时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扔掉。麦当劳不爱吃了还可以改吃北京烤鸭,洋节不爱过了却未必还能过回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性的东西,一个群体的节日习俗如果失传了是很难再捡回来的。
2009年第3期
总第6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