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裴丽生文集》

2009-12-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是裴丽生诞辰103周年。与他有过交往和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都希望为他编一部纪念文集,在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玉成下,于是有了《裴丽生文集》。

裴丽生是中国科学院分管国防科研、天文、地理的副院长,承担了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由科学院分担的那部分研制任务的组织工作。他与钱三强同志到沈阳

、长春、哈乐滨、长沙、上海、西安各研究所,逐项落实课题,提供科研条件,被二机部称赞为“在最需要的时候做了最救急的工作”。他在1961年4月,主持了连续12次的星际航行座谈会,请每一位专家主讲一个专题,经过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设想与建议,为后来的卫星上天提供了技术储备。一系列事实说明,他无愧于在人民大会堂披红挂花的荣誉。

在科学院时期,关于知识分子的红专问题,当时争论甚多。他在一个科学报告会上说,“白专道路”这项帽子,建议今后不要再提,因为它容易使人误会,专一定是白的。就是红的要求,也不能以政治家的标准,以精通马克思主义去要求,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裴丽生曾担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是中国科技团体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主要重建者。他从跑房子、跑地产、跑经费、开户头入手,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上百个学会的活动一个个恢复起来,将农业、多种经营、工业等各种科普活动开展起来,被专家学者称为“娘家的守门人”。在那一段时间,他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科学技术群众团体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它的活动特点和规律,指出“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之一,它是党团结和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是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助手,是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团体”。

裴丽生的作风是不择细流,不拒琐碎,能做各种复杂的运算。经他手公布的数字,绝不会互相矛盾,也没有水分。在战争时期,前线需要多少弹药、多少粮食、多少担架等等,他都计算和分配得清清楚楚,尽可能避免浪费。

文集收集的60篇文章,包括了裴丽生1925年到1999年74年间写出的各类文章、讲演,还有部分追忆和纪念他的文字,共75万字。展现了裴老的高风亮节、豁达胸怀和为人风范,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无论是青年学子,还是学术名宿,都可以从中获得智慧与启迪。

(韩钟昆武永兴范敏若苑郑民王临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