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3日电今天,《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实施合同》在北京签字,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此前,该项目经过了近五年的调查、论证和准备,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先后多次赴肯尼亚进行前期调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也派员到中
根据合同,此项目为期三年,中方每年赴肯工作两个月,经费全部由中国商务部无偿提供。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的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肯尼亚沿海地区的蒙巴萨地区、基利菲地区、马林迪地区、塔纳河地区和拉穆地区等五个以往已开展过考古发掘和调查的古代遗址中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进行调查与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承担该合作项目中的水下考古任务。国博党委书记黄振春介绍说,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逐渐增多,而这些交往又主要是通过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地处非洲东海岸交通要道的肯尼亚沿海海域,多年来陆续发现了很多与中国有关的沉船或海上贸易遗迹、遗物即是明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补充说,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古代的文献就记载了位于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王国的情况。2006年北大文博院在肯尼亚的几个遗址中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9世纪中国文物,表明当时两地确实已经有了实际的交往。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也曾两次到达今天的肯尼亚。
资料显示,1415年,非洲麻林国(即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曾把一只长颈鹿送给印度国王,由印度国王转送给中国皇帝。随后,明朝郑和船队抵达马林迪、蒙巴萨等东非沿岸城市――这是中国人到达东非的最早记录。而拉穆群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后来,郑和船队把第一批长颈鹿带回了中国,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的中国人把长颈鹿称作麒麟。可是有条船却在拉穆群岛海域迷航沉没了,船上的水手游到Shanga海滩上了岸,并和当地人通婚,后迁至西雨村,繁衍至今。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但Shanga人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
在今天的签字仪式上,中肯双方一致认为,通过对这些水下文化遗存和陆上遗址、遗物进行考古勘察、发掘和资料整理,将大大增加对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