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10湖南车展”开幕的第一天。
“‘中气’来了!”随着人群中的欢呼,一辆纯黑色轿车缓缓驶入特设展区。身长超过5米,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扇叶般的10辐轮毂,出色的外形牢牢吸住了观众们的目光。
“中气汽车”,一个全新的品牌,吸引人的不只是外观,更是其标志性意义――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
车稳稳停住,驾驶员潇洒地走了出来。“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只能给别人打工。这个项目之所以取名为‘中气’,就是要为中国人争气!”短短数语,掷地有声。
头发花白、面容清俊,这位不寻常的“驾驶员”,就是“中国高水平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领衔负责人、我国汽车领域仅有的两位院士之一――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
钟志华的“中气”汽车,此前已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等多个重大展会亮相,目前已顺利通过所有测试,并得到了长丰、上汽等汽车厂家的青睐,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翻看这位汽车院士的履历,16岁,跳级考取湖南大学;20岁,出国攻读博士;30岁,成为瑞典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43岁,执掌湖南大学帅印;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数年,他带领团队攻克类菱形汽车、月球车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有人说,研究汽车的钟志华,把自己和湖大带上了“快车道”,一路飞驰,一路收获。
创什么新,为谁创新
“创什么新、为谁创新?只有围绕国家和社会需要创新,才最有价值。”――钟志华
连续几年,在北京国际车展的会场上,都少不了湖南大学的身影。作为唯一的高校参展商,他们带来的月球车、类菱形汽车等展品,屡屡跻身各大媒体的“最具创意车型”榜单。
钟志华至今还记得类菱形车的首次“国际亮相”。
2007年1月初,美国底特律国际车展现场。中国汽车展台前,一辆枣红色汽车沐浴着众人的目光。车头是尖的,前、后、左、右,四个车轮呈菱形排列,驾驶位在前排正中……人们惊讶于这辆“中国来客”的特别。
“这是由中国湖南大学研制的类菱形汽车,它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好。当普通汽车对撞时,由于是平面式接触,通常会顶死,而菱形车是点式接触,对撞时车体可以‘擦肩而过’,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听着讲解,观者脸上的疑惑渐渐被赞许取代。
这件被誉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新概念车”的作品,最初只是钟志华脑中的灵光一闪。但他抓住了这道灵光,从1997年到2001年,率领团队一步一步将其变成了现实。目前,该车型作为轿车平台已研发至第七代,还据此研制出了“四轮三轴”菱形月球车,成为中国登月工程的有力候选车型。2009年,作为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月球车参加了“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成为一大亮点。
对菱形车,钟志华情有独钟。“因为它是创新思维的产物。提高汽车碰撞安全,传统思路是在装置性能上下功夫,可我一直在想,还有新的角度吗?于是,我想到了改变车型。这辆车没有任何参照物,我就是要以此告诉学生:创新无止境。”钟志华说。
“还有新的角度吗?”在钟志华的同事和学生们听来,这句话再熟悉不过。平时的每个试验,每次讨论,他们都被钟志华这样一再追问,直到各种“异想天开”的招数被激发出来。
“看钟老师做事,你就知道什么叫创新。他善于琢磨,比如把传统的安全气囊变成管式气囊,减少了充气量;再比如筹建实验室时,为了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他别出心裁地设计‘楼板方案’,真的被采纳了。”2004级车辆工程博士莫旭辉记忆犹新。
从2008年至今,钟志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每年撰写的提案里,都会有几份专门呼吁“自主创新”。不喜多言的他,关于创新,却有太多的话要讲――
“目标驱动加想象是创新的有效途径。想象要有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创新型人才应该涵盖各个方面。尽管我们的工程师队伍还需加强,但我们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管理决策人才,也急需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技师”……
鼓与呼的同时,他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们搭建起创新平台。2007年12月,钟志华面向湖大全校本科生贴出“招贤榜”,吸收他们加盟自己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国高水平轿车自主开发能力建设项目”,并在项目内为其专设了“毕业设计团队”。“我希望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让他们尽早站上高起点,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钟志华饱含期冀。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我们是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在做国外一百年做到的事情……中国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钟志华
要实现菱形车的产业化,必须根据车轮的菱形布置重新设计全部零部件,并达到最优匹配。这项工作究竟有多难,工作量有多大?钟志华常做这样的对比:传统汽车经过100年的历程,在全世界众多单位的共同参与下,才使其各项性能达到目前的优化状态;而我们仅靠10年的努力,自力更生,已使菱形车的发动机结构、车身和底盘零部件设计达到产业化要求。整个团队的工作有多拼命,可想而知。
与菱形车的“眼球效应”相比,钟志华的其他项目多少有些静寂无闻,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国产汽车的命运。
2006年12月20日,“五菱之光”年度30万辆下线仪式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从2003年上市到2006年拥有60多万用户,“五菱之光”成为我国单个车型销售最多的自主品牌,被誉为“微车增长速度最快的神话”。
钟志华出现在了庆典现场。当公司负责人将“最佳战略合作伙伴荣誉奖”的奖杯送到他手中时,全场掌声雷动。
一座奖杯,无言地诉说着“五菱之光”背后钟志华和其团队付出的辛劳。
2002年,中国强制性碰撞安全法规实施,当时的上汽通用五菱面临引进国外产品或请英国MIRA公司开发新产品的选择。经过反复论证,该公司决定联合湖南大学自主开发,由钟志华全面负责碰撞安全性的设计工作。
“越是硬骨头,越要啃下来!”钟志华迅速整束队伍,投入战斗。经过数百个日夜的辛劳,成果接踵而至。
其实,这已不是双方的第一次合作了。
1995年,刚由瑞典回到湖大的钟志华,就把视线瞄准了困扰国内汽车行业的“老大难”――薄板冲压工艺,即车身成型技术。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汽车车身模具多依赖进口。钟志华将自己在瑞典留学期间取得的突破性理论和计算方法运用到设计制造中,7年磨剑,终于开发了多项新技术,取得了多项独创成果。很快,这些成果应用于五菱公司、湖南同心实业等十余家企业,使一些国产模具合格率由50%提高到98%,不到三年就涉及新增产值逾3亿。
2002年,“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钟志华升任湖大校长,不久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有史以来第二位汽车学界院士。我国首位“汽车院士”郭孔辉先生对他赞赏有加:“钟志华很有前途,不仅在技术方面造诣深厚,而且为人厚道,对自己要求高,是行业里出类拔萃的年轻人。”
关键时刻又到了!
“汽车是很迷人的,我为它苦,心甘情愿。” ―钟志华
“越是困难越向前”、“越苦越累心越甜”,钟志华喜欢用两句革命歌词总结自己的性格。夫人胡卫舟则戏称,丈夫是个不知疲倦的“探路者”――“钟老师经常回家宣布:关键时刻又到了!然后忙得昼夜不分,还要我们无条件支持他。”
这位“探路者”迎难而上的劲头,早在求学时期就展露无遗。留学瑞典之初,导师列出17个研究题目供他选择,钟志华一笔圈定了导师认为最难的一项――汽车接触碰撞问题研究,“越难越说明它有价值”。
见过钟志华的人,都对他沙哑的嗓音与早生的华发印象深刻。“全是累出来的!”他的合作搭档文桂林教授深有感触:“2007年初菱形车赴美参展之前,他在车间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加工样车,到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靠手势和工人交流。对他来说,这是常事!”
“你见过在机场研究汽车零件的人吗?钟院士就是。”湖南三佳模具公司工程师雷增慧忘不了,2005年,为了替长安公司生产外销汽车模具,他们请来了钟志华。从此,稍有空闲,钟志华就行色匆匆地赶来指导研发。一天清晨7点钟,钟志华的电话叫醒了她:“你们把模具拉到机场来吧!我马上出差,还有些时间。”于是,几个人扛起大块的模具冲压件,奔到了机场停车坪。钟志华像在车间一样蹲下身来,对着模具翻看着、指点着,详细讲解,直到耳边响起催促旅客登机的广播声。
同事和学生们感慨:一样的时间,钟老师总能把它利用到最大值。每次出差途中,钟志华不是掏出学生论文细细地看,就是和同行者讨论研究课题;在外地出差,他常常清晨或深夜打电话回课题组,并把随时迸发的灵感画成草图,传真给学生们;当选院士的那天,众多媒体在校园里守了一天也联系不到他,事后才知,他又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忙到了深夜……“就连春节他也没歇着,为了最新的项目,我们一直热线联系。有一天,没接到他的电话,我都有些不适应了”,文桂林笑着说。
高速运转的科研生活,使钟志华把生活琐事都清理出了头脑。在为五菱公司技术攻关时,他常常往返于长沙和柳州之间,买不到机票,就挤硬座晃到天亮。有一次,半路被人偷了钱包,他也顾不得多想,下车就一头扎进了车间。
正如莫旭辉所说:“他就是这样,一个想用十年时间去做二十年事情的人。”同事们担心他,多次劝他不要太拼命。他却安慰大家:“做喜欢的事情怎么会累呢?我很开心。”潜移默化中,他的节奏带动了整个团队。
从米箩跳到糠箩里
“回国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回湖大,也是家乡观念和感情驱使。”――钟志华
2005年4月,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文桂林教授得机赴湖大考察,不到两个月,这位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就举家迁至长沙,成为湖大汽车学院的全职教授。质疑声四起:“放弃这么多回国工作,值吗?”文桂林总是这样回答:“我给你讲讲钟校长回国的故事,你就知道值不值了。”
打动文桂林的是,“在还不时兴‘海归’的时候,他就回来了”。1995年,钟志华已经在瑞典站稳脚跟――成为林雪平大学终身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一些研究项目被几家大公司采用,并作为骨干和子项目负责人参与欧盟高科技项目;自己和妻子都有了绿卡,房子车子俱全。然而,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回到了巍巍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
当时的湖大,甚至没有一个汽车专业实验室。很多人背地里叫钟志华“疯子”,说他太倔,是“从米箩跳到糠箩里”。对此,钟志华淡淡一笑――“我回国,不是为了享受一种已经现代化的生活,而是为了参与建设这种生活。”
回国伊始,钟志华又挤时间干了一件更出乎人们意料的事――直奔衡阳农村,研制适合南方水田使用的小型收割机。“在瑞典时,有一次当地电视台播放桂林山水的专题片,风光优美得令人陶醉,但是,很快镜头转到水田里农民耕作的场景,解说词深深刺痛了我:‘中国人比西方先发明锄头和扁担,但多少年后,他们依然在使用这样的农具……’我自小生长在农村,那一刻,我便立志:回家乡去,为父老乡亲们的耕作减轻痛苦!”回忆起那一幕,钟志华仍旧有些激动。
于是,收割季节的南方水田里,经常上演这样一幕:一个打着赤脚的小伙子,爬上收割机专注地驾驶着,间或停下来鼓捣着某个部件,在小本本上飞快地记些什么;跳下收割机,洗净身上的泥水,他又钻进实验室,几个昼夜不见出来……好多次,正在地里的他接到会议通知,穿上鞋就赶往机场;回来后一下飞机,又直接赶到田头。
就这样,从1995年到2005年,钟志华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研制出六代几十种型号超轻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样机,突破了我国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作业的技术难关,获得两项国家专利。为了这个“计划外”的项目,他自掏腰包,将房产抵押贷款80万元投入研发,最艰难的时候,还拉着已在瑞典获得硕士学位的妻子为团队作了几个月的“全职厨师”。在他看来,“做农机具很艰难,肯定会占用我本行的科研时间。但能为农民和农村做些事情,总是值得的”。
千年之后,还有千年
“现在国家大环境很好,学校上下心一致,我们能让千年学府的火炬燃烧下去。”―钟志华
湖大有两个活跃的校园论坛:“望麓自卑”、“爱晚红枫”。在论坛里,钟志华经常被学生们充满感情地提起。
“对钟校长,大家有种亲近的喜欢。”王学新念念不忘,每次和学生见面,钟志华总要问“吃得怎么样,住得舒心吗”,学生宿舍楼下喧扰已久、令学生们不满的台球案,在钟志华发现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他是真把学生的事当成大事来办,再琐碎,也舍得花时间”。
正是从这些“琐碎”的改变里,师生们看到了钟志华对湖大深沉的爱;而他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更使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焕发青春。
2008年早春,“湖南大学研究院产学研基地”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落成。这个占地216亩的基地,是钟志华为提升湖南大学整体科研水平而倾力打造的全新平台。该基地将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动态组织人力和科研资源,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此,全校科研人员充满期待:“以前,我们都是以学科为界线独立作战,体制理不顺,无法多学科协作。钟校长的这一举动对症下药,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多成果。”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钟志华在全校推行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并提出了“四轮驱动”的创新人才理念。“一部越野车,只有前后四轮都有动力,才能征服坎坷路况。湖大培养的本科生,也应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在这一培养模式里,四个轮子分别是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能力。目前,湖大已建起“四轮驱动”所需的大规模工程训练中心,并将四种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相结合。
爱才心切的钟志华还亲自上阵,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大学生成才之路探索。打开他精心制作的电子课件,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和自身经历中有趣的故事相辅相成,使不少学生爱上了这门贴近心灵的课程。
“路还很长,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使‘千年学府’走得更快一点,因为千年之后,还有千年。”钟志华说,眼神顺着那条看不见的快车道投向远方……
在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在充满创新的汽车天地里,钟志华一路前行,稳健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