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的徐一戎,是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他潜心研究和推广了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创造了高寒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超千万亩、大面积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为黑龙江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户致
徐一戎被广大群众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南有袁隆平,北有徐一戎”,他是填补国家乃至世界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空白的杰出人才。但徐一戎自己总是说:我就是个种稻子的。这并非他的谦逊之辞,实际上,他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研究水稻栽培是他的本分,他是真的热爱这个本分。他把自己当成稻农,和稻农一样把水稻当成宝贝,当成生计;他把自己当稻农,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咱们”,和稻农成为朋友,互相学习;他把自己当稻农,论文就写在北疆的大地上。徐一戎对本职工作、对事业的挚爱正是他取得成功和收获敬重的前提。
水稻事业就是徐一戎的舞台、徐一戎的生命。他心怀稻农,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往返于各地水稻产区的路程累计有8万多公里。他推广技术的重要方式就是给农民讲课,由此,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就变得简单、迅速。他的课都是“大课”,广大的稻农都是他的“学生”,他讲得通俗易懂,从而真正让稻农从中受益。他不计得失,到了退休年龄后,多次拒绝高新聘请,一心一意无偿为垦区内外的稻农服务,虽年过八旬,仍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广袤的稻田里,徐一戎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也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和勇气。
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徐一戎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他都始终保持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事业的成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他科技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扑下身子,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徐一戎常说,好技术并不在于得了多高的奖,而是让人们受益有多大。
一个人有一份职业不难,难的是有一份为之牵挂、为之动情、为之无私奉献的事业,徐一戎以对事业的深深热爱,缔造了一个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