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用工荒”是一对看似矛盾,却客观存在的现象。一方面是逐年增长的就业大军,一方面却是在招收人才方面不断犯难的用工单位。
让我们看以下一组数字:预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43 万,2013 年将达667 万,2015 年将达691 万,需要就业岗位的青年比例逐年增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
记者姚晓丹: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带来这种供需不畅的结果?应如何解决?
李家华教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学生与职业有鸿沟,所学与所需有偏差。企业更看重综合素质。中学大学除了通识教育,还要进行能力教育,目前大学缺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有知识没能力最痛苦,所以需要转化。要解决这一矛盾,高教体系内部改革(如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要改革,要培养让每个个体独立思考,这对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很有帮助。从长远看,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不失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一条科学路径。其中,园区型实训基地模式,就是政府、企业和院校合作,进行区域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尝试。
记者: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就业能力缺乏,甚至缺乏正常的沟通能力,在招聘会上,不乏家长陪同应聘的情景。有人将学生、用人单位之间桥梁的不通畅归结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甚至生师比例过高,教师无法很好地因材施教上。
黄劲博士(安博教育集团总裁):当然,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一定有帮助。但实际上,因材施教实践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尤其在学生人数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今天,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资源不足、对学生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可谓困难重重。
我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优质教育资源配给的不均衡。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尽管今天让所有学生“有学上”不难,但要“上好学”却不容易,这个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观的。
第二个挑战,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现在经济环境的碰撞。今天的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每天都在变化,无限的知识和有限的时间之间的矛盾是任何一个学生和职业人都无法克服的,没有哪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汲取所有的知识。而我们依旧沿袭传统的课堂教育方法,教材更新太慢,同年级的学生都在同样的时候学习同样的东西,无论你基础怎么样,无论你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教材、进度都是一致,这样可能优秀的学生在浪费时间,跟不上进度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因材施教更难以实现。
正是由于以上两方面因素,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成功转化为企业需要的职业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
记者:那这种教育模式创新首要的转变是什么?
黄劲:要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必须首先实现观念上的一个根本转变,那就是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比如将教育与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说到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应用,其实10多年前就有很多教育机构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包括各种网校在内的网络教育,只是把名师的课程、名师的视频等放在网上,没有沟通和交流,没有想法和思考。在信息极大丰富的现代,学习者常常苦恼于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所以,简单地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只是突破了教育资源呈现的时空局限,并未做到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因材施教。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两个核心应用:一个是升学,另一个是就业,向后还能延伸到终身教育上。教育机构应该尽力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资源的配送、个性化的反馈跟踪和互动指导,为学习者创设一个完全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潜能。
记者: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如何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练就就业技能,走好迈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公里”?
贾雪鹏(北京师范大学安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教育部2009年报告指出,“整合了在线和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比单纯的线下学习或在线学习有巨大的优越性,其学习效率的对比提升高达35%”。在信息技术普及以前,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面授方式,而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填鸭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使得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面授和网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出现。建议同学们多采取混合式的学习方法,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而教师也应尽量在面授的同时多多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并带入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更为灵活主动,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个性化和标准化学习得以有机统一。希望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走好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