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然而,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五星红旗图案最初却未受重视。 1949年的8月中旬,北平饭店413房间被辟成临时选阅室,陈列着3012幅应征的国旗图案供与会的政协委员进行初评。 委员们一致看好三幅红底黄色的图案——第一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说明书上写道: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意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五星红旗图案在第一轮的筛选中就被淘汰了! 为慎重起见,评选小组将上述三幅图案和其他几十幅图案汇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大家再一次讨论。 编印资料时,田汉问:“怎么没把那幅五颗星的图案收进去?”他从被淘汰的一堆设计图案的最底下翻出了那幅图案:“这个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寓意也深,你们认为呢?” 看得出,大家并不太喜欢这幅图案。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吞舌吐吐地说:“许多人觉得这幅图案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在三千多幅应证稿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设计图不是模仿苏联国旗就是模仿美国国旗,有的甚至是模仿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国旗。所以在第一眼看到五星红旗时,大家就把它放在了一边。 “它像什么?”田汉问。 “像苏联国旗!”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田汉又仔细地看了看图案,然后用手遮住了大星中的镰刀和斧头:“假如拿掉了这个呢?” 大家点起头来。 “是不是把这张也编进去?”田汉说。 工作人员在它的右上角写上了“32号”。 几天后,收集了38幅图案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送到了毛泽东和代表们的手里。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张治中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对国旗的看法:“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的嫌疑!再讲,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 与此同时,田汉把五星红旗的图案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把眼光定格在了大星中的镰刀斧头上,微微皱起了眉头。田汉马上说:“镰刀和斧头的图案我认为可以拿掉,这并不妨碍整体的效果,反而更简洁了。” 毛泽东的眉头舒展开了。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9月28日,国旗图案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9月29日,市民争相订购国旗,旗帜加工厂的工人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国旗的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