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为何沉寂20年

2007-11-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将第一颗中国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中国人的航天之路真正开始。

载人飞船“曙光一号”

上世纪60年代初,美苏分别实现了载人航天,这深深触动了中国的科学家。当美苏航天员先后安全返回地面的时候,

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说:“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还没造过卫星,就想登天,这谈何容易,但在那时,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安徽的603基地秘密发射了三次火箭试验后,1966年7月28日,一枚试验火箭将箭头生物舱安全回收,一只叫“珊珊”的小狗与大白鼠活着返回了地球。

动物试验的成功鼓舞了科学家,他们认为,能将动物安全回收地球,也能将航天员送上天并活着归来。1968年1月8日,在“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上,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

基础薄弱无力支撑

1970年4月24日至30日,全国400多名专家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为“曙光一号”总体方案做准备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七机部八院展示了他们设计的载人飞船样图和模型。

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中国发展载人飞船报告。报告提出第一艘飞船计划于1973年底发射升空,代号为“714工程”。

那时的中国人总希望在每个方面超越美苏,飞船当然越大越好,大就是先进。

选拔航天员的工作悄悄展开。从1970年8月9日开始,到1971年3月15日,从1000多名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出来的80多人留下了20个,成为早于杨利伟等人的中国首批待训航天员。可是,这20人最终未能上天。薄弱的中国经济基础无力支撑庞大的费用开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也难以承担体积庞大的飞船,动乱的年代,最终使“曙光一号”尘封在科学家的草图中。

1975年3月,国防科工委宣布飞船工程下马,航天员返回原单位。这一停,就是10年。

太空竞赛冷眼旁观

早年东方红卫星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回忆:“周总理说不去和美苏搞竞赛了,我们应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经过了一番折腾之后,中国的领导者和科学家猛然发现,脚踏实地搞实用的东西要比把人送上天好。

从此,面对世界上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国一直是一个旁观者。法国提出了“技术欧洲”计划;前苏联提出了本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日本、巴西、韩国、印度,甚至南斯拉夫,都制定了航天技术发展计划,日本提出了要研制希望号航天飞机,欧洲开始哥伦布空间站研制……但在中国的土地上,航天一词却消隐得无影无踪。

航天事业重新起步

1986年3月,多位科学家联合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很快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根据这个建议,后经200多位专家研究部署,最后形成的高技术发展战略部署,后被以“863计划”作为代号。1986年10月,中央在批准“863计划”时,决定拨出专款100亿,而其中的40亿,被用在航天领域的项目上。中国再一次站到了航天的起跑线上。

1991年,载人飞船的目标确定下来。同时,闵桂荣院士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卫星的建议,并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在经过近20年的沉寂后,月球探测和载人飞船两个目标几乎同时摆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案头。(《老年生活报》10.3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