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书店朋友告诉我,如今青少年热销的读物除了教辅书,就数恐怖小说最热销。或许出于出版人的职业敏感,这番话不禁引起了我对恐怖小说的关注和思考。
在出版界,不少人眼看商机到来,纷纷出奇招“争搭恐怖小说车”,你出高版税,我买断作家;你搞签名售书,我来悬赏征文。于是一大批鬼书、魔怪书、盗墓书
传统的志怪小说佳作,表面虽描写天上阴间、幽灵鬼怪,实际却是来自民间,投影社会现实。像《聊斋》中的故事,无不暴露封建社会中种种荒淫黑暗的现实。即便是西方一些著名的恐怖小说,如斯蒂芬・金的作品,尽管情节怪诞,但其立意也大多是触及社会某种现象,并在恐怖的故事中,折射出某些科学或哲学的道理。而背离现实的恐怖小说,绝没有生命力。
恐怖小说过度膨胀,势必走向反面。对此,绝不可轻视。当今的某些本土恐怖小说,几乎完全背离现实生活,滥用想象,凭空瞎造,违反逻辑,只图恐怖刺激。据报载,广州一名17岁少年上吊自杀,生前就因为看一部恐怖小说着了迷。
恐怖小说若不及时回归理性,迟早必然要受到市场的唾弃与惩罚。(《人民日报》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