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是给什么吃什么,发什么用什么,自己没什么选择。自从物质变得丰富起来,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贫乏岁月带来的习惯依然故我。
见了座位必定要抢占,这似乎成了定理。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为什么一定要坐,他们都很惊讶地反问我:“座位不就是给人坐的吗?”后来出国,经常看见国外地
过去我们分房子,由筒子楼到一室一厅,再到两室一厅,直至三室一厅。这样的住房方式,当然越大越好,标志着一个人的资历、级别和年头。可是现在,房子早已经过剩,可是仍然想多大就多大,只要有钱有权。美国人的想法与我们不同,他们年纪大了却将房子换小,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周游世界,而不是围着屋子转。
我每次在机场安检口,看见许多人不停地将裤兜衣兜各个口袋里的物件一把一把抓出来,看见许多人不断地将皮带上一串一串的东西摘下来,他们可能不知道:衣服兜不一定非要装东西,皮带上挂钥匙其实既难看又不方便。
有什么不一定用什么,比如有特权不一定用特权,有机会贪污不一定非得贪污……
总之,有什么不一定用什么,这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项标准。(《广州日报》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