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代中原王朝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2009-08-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

一、战与和。在周边民族不断干扰中原王朝的正常秩序,或以不平等的关系影响中原人民的安居生活时,中原王朝采取反击的措施是必要的。如汉代开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匈奴时常侵扰边境,汉武帝因此用战争来制止匈奴的侵扰就具有积极意

义。而东汉对羌族的用兵,则是因为东汉统治者对羌族长期暴虐政策激发起羌人的反抗引起的,这样的战争毫无正义性可言。

历史上中原王朝如果能够以和为主,以战为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时声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权衡利害总体上选择了羁縻和亲的政策,被西北各族称为天可汗。这是他“四海可使如一家”民族思想的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

二、闭关与开放。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较为融洽和谐时,也往往是政策较为开放的时期,二者互为因果。例如,汉王朝设置的西域都护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保护沿途商人使者正常来往,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西域各民族与中原王朝和平相处了相当长的时间。

三、“夷夏大防”与“同为一家”。一方面,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就产生了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形成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处理华夏族与非华夏族之间关系的原则。这种狭隘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有着长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天下一家”、各民族“同为一家”的观念。是讲“夷夏大防”还是讲“天下一家”,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用大不一样。“夷夏大防”是导致历史上民族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而“天下一家”则是促进民族融合、民族进步的思想基础。

(《光明日报》8.25 卜宪群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