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学术研究中的民间身影

2009-11-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曾讲过,一个学术研究的成果要普及到普通大众,从一开始写进大学课程,慢慢成熟写进中学课程,按常规途径,通常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从中不难发现学术研究与普通百姓之间的鸿沟有多深。但近来,这种情形有了明显好转,主要是因为学术研究中出现了一批民间身影,他们从专业学者无暇顾及的冷门下手
,孜孜以求,逐渐攻克一个个历史的空白点。

例如,在抗战史研究者中,民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著作,也明显与专家学者的高头讲章不同。他们抛开宏大的历史叙事,不再瞄着部队的最高统帅,而是深入到一个团、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人,发掘和还原他们当时所经历的事件,关注他们的具体感受。这种战史被称为微观战史。尤其在中国远征军的研究中,民间学者捷足先登,成果迭出,赫然成为中国远征军研究的主力。

但是,业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经受了坎坷。号称研究松山战役第一人的余戈,在研究的过程中,痛感相关资料奇缺,很多档案不开放,系统的口述史工程根本没有做。日本几乎每个幸存的老兵回国后都发表了回忆录、战记和日记,而我们的基础文献却不多。

与这股民间力量相应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开始赞助文化学术活动。有学者认为,民间资金的介入,对僵硬的学术评价体制是一种有益的破解,而且容易形成另外一种平衡机制。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说,这些年凡有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多数是个人做出来的,和体制性项目无关。事实上,现在有些不在高校评价体系中的学术期刊,其学术水平早已得到学界的公认,比如刘梦溪主编的《中国文化》、陈平原主编的《现代中国》、山东出版社的《经济学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等。

在许多国家,学术大众化非常普及,但在国内,提到学术研究,大家都以为是专家和学者的事情。学术研究中民间力量的现身,让我们看到了学术发展新的曙光。

(《深圳商报》10.23 杨青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