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项天明这样的学者在高校中只是少数,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学者对课题申报都“趋之若鹜”。有学者尖锐指出,知识分子已陷入“项目化生存”状态,这成了当下学术生态中最畸形的现象。
竞争成了“数字化”比拼游戏
“申报课题本无可厚非,但眼下却到了异化程度!”据圈内专家介绍,搞研究本需要经费,项目申报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资助研究者,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现在,除了原本单纯的经费需求外,派生出的诸多其他需求,已被异化为主要方向――项目成了对学者重要的外部评价标准!”
由副教授晋升为正教授,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外,必须有一个国家级课题项目;讲师晋升为副教授,至少得有一个省部级课题项目,有的高校还明确规定,若人文社科专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手头没有项目,就没有招收研究生资格。
一位大学科研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项目背后的巨大效力,从教师、院系到学校都乐此不疲。“比如我们评价教授牛不牛、做出多少贡献,只要在电脑里看一下他(她)获得的项目总数,再按各类级别分门统计,就一清二楚了。”与此同时,同一大学的各院系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也把项目数量作为“比拼”资本。
据了解,有的211重点高校为鼓励学者为校“添彩”,甚至出台“刺激政策”――只要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校方再按1:1比例,给予经费支持。
求名分 自费项目竞争也激烈
在人文社科领域,每一年度都有来自各部委、省市一级的社科研究课题。其中,当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牛,“竞标”难度也就更大。“其实,有些民间、海外或本学校的研究经费,要比省部级项目多得多。但很多学者对此‘并不感冒’,宁愿为前者挤破脑袋。”
据了解,在一些省部级课题中,设置有“自费项目”。申请人即使获得该项目,也得不到任何实际资助。即使如此,每年省部级自费项目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为省部级“名分”,意味着对申报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认可;同时认可的,还有其未来的名誉和地位。
“项目级别的差距与课题的研究价值,就一定有因果关系吗?”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很困惑,即使级别高的项目审批更严,但也不能说明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就一定大、研究者水平就一定高。“好比你很难说,一个民间资助项目的水准,就一定会比省部级差很多。”
在向课题项目蜂拥而上的过程中,该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是学者自身的志趣所在与擅长的研究领域,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投其所好”,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内该年度鼓励哪几个具体方向,如何有意识往“风向标”靠拢,如何操作以避开激烈的竞争等。
“每回申报都要填一大堆表格,写上已填过无数遍的数据,但你可别小看了这活儿。”项天明说,每每申报前,学校会组织专门培训,请来有经验的“大腕”讲课,“申报早已成了专门技术!”此外,个别有“门路”的申请人,则“异常活跃”地打听该年度评审团专家名单,并私下活动,并能屡屡“中标”
项目竞标 反成创新研究桎梏
“时下,人文社科领域的‘项目化生存’状态,是对学术的最大伤害。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戕害了知识分子的创造能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分析,做学问不是生产,不可能限定周期。有的学问可能需要大半辈子苦心孤诣,而目前大部分课题项目的期限,均为两至三年。这等于让申请人预先将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然后根据预设,寻找经验性的证据。这显然违背了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规律。
(《文汇报》11.27 王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