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这名“小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其实还有着一个“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成材机遇”的“大实验”,这就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施轶萌此番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获得的是物理与天文学类一等奖,她获奖的项目是: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施轶萌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老琢磨蜜蜂为什么会飞。高一时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俱乐部是在我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王绶琯院士的主导下于1998年创办的。他在总结上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59人次的年龄情况后发现,近30%的杰出人才的成就高潮发生在30岁以前。”范克科老师介绍说。
实验室的快乐,也让施轶萌付出了代价。高一、高二时,她在班里名列前五,有时甚至名列第一,“但到了高三,成绩真是稀里哗啦往下掉,在年级排名250名左右,爸爸又有个让我上北大的梦想,可已有了眉目的实验项目又舍不得放手。”
这种压力和纠结,在去年12月的时候达到了极致。当时,她在国内某所一流高校的面试上失利。另一方面,她还面临着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国内遴选答辩。
“这时候,刘校长就找到上海某知名高校,极力推荐她为保送生。”范克科老师说。
“刘校长的支持,让我最终以国内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赴美参赛资格。”
“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非常认真,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潜在品质。”范克科老师说。
(《光明日报》5.20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