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地铁站需要翻新吗

    陈逸华的微博标签是“慢热,乱来,怀旧派”。他的怀旧情结,和其他土生土长的广州90后别无二致。譬如,早前流传中山六路的骑楼会被拆掉,他就跑去拍照,在网上发帖反对,直到政府表示“一定不会拆”。

    不过类似的烦忧总是源源不断。挚爱的地铁更让他揪心。去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搞“统一化”翻新,新年刚过,杨箕站站厅墙面,一夜间就被拆了大半。

    4月初,陈逸华的心情跌到了新的谷底。在一次去唱卡拉OK的路上,他看见,这个地铁站厅的蓝色天花板已经换成了“统一化”的灰。陈逸华想阻止这种事情继续发生。4月里的几个周末,他到地铁一号线的各站去留影、考察,还和工作人员讨论,不时埋怨上几句。

    陈逸华开始试着在网上发动其他人支持他的想法。他贴出一篇大文章,从财政、文化等各方面抨击“统一化”翻新,然后提出了那个后来广为人知的、简洁的诉求:“地铁一号线特色将被抹,站站统一或致识辨难。请支持联名反对‘统一化’翻新行动。”他甚至开始印传单,呼吁乘客签名支持他。

    5月3日,重要的一天。这个少年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街头行动。他去农讲所地铁站派传单,征集乘客的支持、签名,但他觉得效果不是太好——任他再努力,一个人,一张嘴,两只手,影响的人数远远不够。

    陈逸华觉得可以更给力一些。他去超级市场买了两支丫杈,撑起了一张大白纸,把诉求写在上面。5月4日,这个穿着校服的高一学生“转战”东山口地铁站,他高举纸牌的身姿被路人拍成照片传上网,在微博上引发了海量的转发。

    戏剧性的变化

    5月5日,与前两天不一样,陈逸华换了一件印着“Canton(广州的旧称)”的上衣。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跟着他,一路走到离学校最近的烈士陵园地铁站站口,记录他的行动。

    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他觉得不再孤单。“帮我签名的通常都是年轻的广州人,上了年纪的阿姨也有。阿姨的角度是(统一化翻新取代原来的一站一色)‘浪费钱’,年轻人的角度是‘很可惜,同时浪费钱’。我心里特别感激,有种被认可的感觉。”

    记者们开始关心这项翻新工程的原因,并呼吁地铁公布更多数据。地铁公司却对追问的媒体给出了各种理由,譬如买不到原有一站一色的装饰材料(后来这个理由被记者们以实际调查所批驳)。

    5月8日,陈逸华终于被广州地铁总公司约见,就其关心的问题逐一回复。

    下午4点多,他被带到了东山口地铁站,一个站台控制室的地下办公室。有六个大人在等着他。大人们叫他“阿华”,就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不过他们的对话并不那么对等。大人们举出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安全记录,说一号线站点的很多墙面、天花都有剥落的危险,所以必须统一更换便宜而且安全性高的材料。

    但阿华更关心的是颜色。大人们告诉他,地铁公司考虑第一位的是安全,“而不是你关心的风格”。

    约见过后已经是黄昏六点了。这个少年又有了新的烦恼。“谈的时候他们对我不断地笑,表现出很关心我的样子。但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说什么,他们总是找理由来反驳,我都蒙了,无言以对。”

    当少年陈逸华遇到技术困境时,资深的技术人员站了出来,把地铁翻新的问题指向了大众最关注的核心:浪费。

    戏剧性的转变发生了。5月10日,在媒体的持续围观下,广州地铁终于表态:不再坚持原改造方案,不再对全部材料和设施都翻修,仅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改造。“对目前仍未开始改造的车站,未来动工前将征求社会意见。”

    陈逸华现在最新的烦恼是,每天面对多个媒体的采访要求。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集采目标应是实现高质量药品的可及性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