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1931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其筹备日期之久,动员人力之广,远远超过了清末“洋进士考试”与北洋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  

    开考之际

    当时的考试院院址在南京鸡鸣寺附近,是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利用明代武庙故址扩建而成(今南京市政府)。整个建筑群都是东方宫殿式,其大门为钢筋水泥三孔门楼,大门中额是“为国求贤”四个大字。大门内有“向礼亭”,亭内有碑,是在河南出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石雕文物,有趣的是,考试院门卫不是警察,也不是宪兵,而是身着古典服装,佩带宝剑的武士,考试院内花树掩映,亭榭错落,环境十分幽雅,而且到处题联匾额。办公大楼题名“宁远楼”,考场题名“明志楼”,阅卷大楼题名“衡鉴楼”,图书馆题名“华林馆”,院长官邸则题名“待贤馆”,与“为国求贤”、待贤而“传”语意双关(戴季陶于1925年改名传贤)。

    高等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大学毕业生。因为当时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很严重,除了官僚权贵及富商子弟有条件自费留学外,大学生最好的出路,一般是考公费留学或应高等考试。两者同样要经过激烈竞争,而前者考试门类不固定,录取名额又极少,只有少数注重训练外语和作为留学预备学校的大学毕业生,才有希望成功;而走后一条路,即参加高考录取以后,即取得了做官资格,以后还可以晋升,薪俸收入亦可逐年增加,因此高等考试很能满足那些打算在仕途上奋斗的知识分子的要求。

    这次高考由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任主考官兼典(主持)试委员长,其中委员则由考试院报请国民政府礼聘,所聘者多为当时国内名流学者。此外,又聘请襄(协助)试委员十余人(邵元冲任襄试处主任),监试委员十余人,分别成立襄试和监试委员会,委员多系各大学教授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襄试委员是协助典试委员负责命题、阅卷、评分等工作的,监试委员则负责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的保密、防弊及临场工作。    

    艰难的角逐

    考试的科目分为三试,第一试为一般科目,第二试为专业科目,此两试都是笔试,第三试为口试。第一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二试,第二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三试。被淘汰者以第一试为最多,第二试次之,第三试被淘汰者已是少数,笔试试题的题旨要求,难度都很大,应考的数千人中,名列优等者极少。第一试考试的科目有国文,公文,建国方针,建国大钢,党义,宪法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题义都很深,要联系古今中外,既考书卷知识,又考智略才识,每一试题都可以写成洋洋数万言的著述。但每一科目试题的考试时间仅有四小时,应试者若非学识丰富,才思敏捷,是很难按时交卷的,成绩一般的大学专科毕业生都不能完满解答。口试即主考官与考生面对面就座,主考官亲验笔迹,询问姓名,年龄,籍贯,志趣等,每次15分钟,目的在测验考生的口才、态度和担任管理、领导工作的才能与经验。其评分主要凭仪表谈吐,一般不变动第二试的录取额。    

    一举成名

    发榜之日终于到来,院长戴季陶亲自开封启锁。戴季陶、邵元冲携榜张贴在考试院门首。张贴前,二人执榜微微展开,露出榜首名次姓名,摄影留纪念。几千人的竞争角逐,结果只有100名考试合格,第一名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朱雷章。金榜第一名相当于状元,其姓名由戴季陶亲笔题写,其余为周帮道、胡庆育、钱清廉、李铁铮、张亶翔、师莲舫、仲肇湘、罗厚安、薛铨曾、杨君励、董辙等99人。事后由考试院行文各省区原籍市县政府即时发出公告,俾众周知。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矣。

    朱雷章是上海“交大”五名高材生之首,此人自幼聪明颖悟,才思敏捷,仅历史方面而言,13岁即写出了《辽史纲目》、《金史纲鉴》及《西夏史纪要》。当年10月,他被任命为交通部技术厅总工程师,1933年,又由监察院长于右任提请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任命他与黄少谷,杨谱笙等为监察院委员。

    发榜当日晚,考试院正副院长戴季陶、钮永建在考试院内“华林馆”设宴宴请全体考试合格人员,特邀全体监试、典试、襄试委员作陪。次日,考试院举行授凭典礼,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不在南京,由陈布雷代表致祝辞。然后戴季陶率全体人员谒中山陵,环绕陵寝一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100名合格者中竟无一女性,这就使广大女性应考人及少数女性典试、襄试委员,都感到非常失望,在放榜之际,女性考生中,竟有人在阅榜后失声痛哭。而典试委员邵元冲夫人张默君也禁不住伏案流泪。究其原因,一则当时男女同学制不久,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比例较小;二则女性应考人在竞争的勇气、临场的镇定和多门学科的普遍应付也往往较男性差些。随着男女同学制的发展和应试制度的改进,等到1933年第二届“高等考试”时,果然已有女性“攀登龙门”而一举成名。她们是中央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陈自观,另一名是倪光琼。张默君兴高采烈地将二人接到邵公馆,赠送了两位“女状元”铜尺一对,亲书的中堂两幅,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人民政协报》6.2 赵子云)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反向春运”,一种“家乡”的再定义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