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北京作文题目以《突破》为主题,要求学生阐述对于中国包揽鹿特丹世乒赛全部金牌的看法。对此,中国男乒队主教练刘国梁惊喜地表示,“乒乓球已经超出了单纯体育的范畴,这项运动的影响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意义了,有社会影响力了。”
其实,翻看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以体育为题材的命题并不少见。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是以世界杯上的规则为主题阐述“身边的规则”;2004年重庆高考,以一位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至8000米时放弃为背景材料,阐述“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2005年湖南高考,题为“跑的体验”,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先要学会走,然后才会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2009年安徽高考,题目为“‘弯道超越’之感悟”,“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超越对方,而现在“弯道”则代表了很多丰富的内涵,让考生们自由发挥。
虽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国梁很高兴,但他在世乒赛刚结束时曾发出一番忧思言论,“现在国球的辉煌不会一直延续下去,迟早有一天,这种辉煌会成为回忆。”再加上国际乒联对中国越来越多的限制,世界上能和中国抗衡的队伍已越来越少,现在又被写进了高考题,业内人士也对此各抒己见。
《乒乓世界》执行主编夏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考作文出这个题目,对乒乓球是好事,有利于项目本身的宣传。可以让乒乓球在青少年人群中得到更大的普及和推广。”央视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则表示,如果是他来完成这篇作文,观点很明确,“肯定是弊大于利,从2005年到2011年已经连续四届包揽了,这样下去对项目发展阻碍更大了,中国队越来越强,对手越来越弱,比赛的悬念和观赏性越来越差,因为我们没有可以抗衡的对手,没有给力的对手。”
(《大河报》6.8 王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