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年底,为了给出版《新青年》杂志的书局融资,陈独秀从上海来到北京,住在前门西河沿中西旅馆内。
《新青年》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原名为《青年杂志》。这份杂志是陈独秀的心血结晶,试图用笔端敲醒沉睡的国人。他曾豪气十足地对好友汪孟邹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12月26日,北洋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当天,蔡元培冒着严寒来到陈独秀住的旅馆,邀请他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起初陈独秀还有顾虑。他觉得自己既无学位,又无大学教学经验,对教书兴趣也不大,还是想回上海办《新青年》。
1917年初,陈独秀终于踏上了北大的门槛,《新青年》也随他从上海迁到北京。箭杆胡同9号三间南房成了《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此后,胡适、刘半农、钱玄同、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知识精英的声音通过《新青年》杂志,从箭杆胡同9号的三间房里开始传向全国。
1918年1月,当《新青年》改为同人刊物以后,鲁迅也获邀到箭杆胡同9号参加编辑会议。钱玄同再三请鲁迅为《新青年》写稿,很快,《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
由于五四运动,原本应该在5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拖延至9月才面世。
当读者们翻开这期杂志时,发现整本杂志都在宣扬一个学说——马克思主义。
这一期杂志的轮值主编是李大钊,他当时在北大图书馆任馆长,月薪不及陈独秀的一半。这期杂志中,李大钊的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向读者推荐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任书记。《新青年》也从一本倡导白话文的人文杂志,脱胎换骨成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正式成为了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经历过几次停刊、复刊、改组,1926年7月,这份曾经的先锋杂志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箭杆胡同9号(如今20号),坐落在一条不到50米长的死胡同里。它“掩藏”在两堵高墙下,北面高墙里如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东面的高墙内则是民政部。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曾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在北京的寓所,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1917年1月从上海迁到北京以后的所在地。在那个混乱又自由的年代,这里率先树起了“民主”、“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和蒙昧发起攻击。小胡同里发出的声声呐喊,震撼了整个中国。
(《北京青年报》6.3 关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