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欧洲核子中心在反物质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引起世界关注。这里的科学家上个月成功地将反氢原子“抓住”长达1000秒的时间,打破了迄今为止反物质留存时间的最长纪录。如此长的时间足够科学家对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相关属性,进而探索宇宙起源和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

    核子中心总主任罗尔夫·霍伊尔几天前又透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公布于众。据悉,这一报告主要包括反物质和基本粒子两个研究领域。该消息再次激发外界强烈关注。

    反物质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他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如反电子(即带正电的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反质子、反中子也类似。

    高中化学课会经常提到“元素周期表”,氢是其中最轻最简单的元素,也就是一个负电电子围着一个正电质子旋转。北京大学钱思进教授表示,科学家从最简单的氢原子入手研究反物质,是因为它只包含2个粒子。

    按照爱因斯坦“能量与质量相互转化”的原理,科研人员制造了碰撞前不存在的“带负电的质子”(反质子),但它们飞行速度很快,所以要再通过减速器让“反质子”静止下来,再将“反质子”与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带正电的电子”(即反电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反氢原子”。

    “反氢原子”不能接触正物质的世界,否则会迅速与正常物质中原子相遇并形成能量。这与“酸碱物质相遇会发生中和反应”有些类似;因此,“反氢原子”必须相对静止地被保存在真空容器中,而且不能碰到试验设备。

    反物质目前还远不具备现实应用的可能,也还远没有现实危险性。钱教授说,全球科学家奋斗了十几年,至今仅制造出最多10的负17次方克的反氢原子;估计即使再努力数亿年,也只能造出不多于1毫克的反氢物质。

    (《光明日报》7.24 宋斌)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高达3万元的情绪消费,人们在买什么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论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