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
易俗社全名“中华民国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系秦腔科班。最初是革命军动用9千两银子的军费建立起来的,所以与军界关系特殊,民国陕西首任督军张凤翽曾下令教育司,每月拨银三百两补助易俗社。故易俗社在经济上得天独厚,这是它与京班不同的一大特点。所以在后来的数十年中,它在政治上十分敏感。易俗社的干部多政治人物,比如,首任社长杨西堂是当时的省议会议长和东征军的后勤部长,既有财权又有政权。再比如,创始人之一师子敬,是国会议员,并且还是秦丰银行的总办。副社长耿古澄、剧务主任王绍猷等,早年曾在革命军中任过旅长。而后来的名誉社长张钫,是辛亥革命中陕西新军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1924年,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五次光临易俗社,并赠“古调独弹”匾额。鲁迅先生对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及吕南仲等人的学问、操守非常推崇,引为同道。
在“西安事变”中,易俗社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赵寿山将军回忆,12月8日,张、杨商定扣蒋,12月9日却发生一场误会,特务营长宋文梅误以为要提前行动,当时张学良、杨虎城正陪南京来的军政大员在易俗社看戏,他们利用精彩的剧目,转移了对方注意力,及时平息了事端。12月9日当天,杨虎城的指挥位置就设在易俗社。
12月11日,杨虎城又请蒋介石侍从人员在易俗社看戏,他们回临潼时已半夜,不到3小时,便发生了“事变”。易俗社两天八小时的盛大演出,起到了“掩人耳目”的作用。
易俗社同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剧目和演员的名气不仅誉满三秦,在国内戏曲界也是劲旅。今天看来,利用易俗社掩护军事行动,是一步妙棋。
1937年,易俗社应宋哲元将军电请,于6月6日到北平(今北京市)前线慰问守军。当时北平危在旦夕,易俗社慨然北上,演出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7月底,29路军撤出北平,易俗社随军行动不便,只好留在沦陷的北平,张自忠将军亲自出面安排,为解决其生计,29路军拨出专款存放在外国银行里,张将军还特别托付“三会”(梨园、商会、教会)护佑,最终易俗社安全撤回西安。
1957年,田汉同志曾说:“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你们的易俗社了。”
1962年8月,西安各界隆重开会,纪念易俗社成立50周年,盛况空前。转眼间,又过了50个春秋,明年8月,是它的百年大寿。
(《北京晨报》8.17 葛献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