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8-30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在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就渤海溢油“处置不力”向公众道歉10天后,康菲8月19日终于表示了歉意,但在其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康菲称“尽管油气天然渗漏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但极少因油田作业的原因产生”,似乎在暗示此次事故是天灾。

  对“处置不力”的指责,康菲只是强调“康菲中国在48小时内完全制止了泄漏”,但事实上,康菲采取的只是临时性、补救性的措施,并不能彻底、有效地消除溢油风险。如此辩护意味极强的“道歉”,实在让公众失望。我们不禁要问,康菲的“硬气”从何而来?

  数据显示,事件发生两个多月来。康菲的溢油量已超过3200桶,远超最初估计的1500桶,而且目前仍在泄漏,而溢油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更难以估量。面对康菲在渤海湾的持续溢油,相关职能部门及民间组织却无可奈何。有关部门20万元的罚款上限以及要求康菲公司限期完成清污,都成了无力的空文。

  与此相反,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应对此事,尤其是对肇事公司的巨额索赔,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就达成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创建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漏油事件使英国石油公司当年二季度出现16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也为此辞职。近期,世界知名油企壳牌公司在英国北海发生漏油事件,在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及公众的关注、批评下,壳牌公司迅速承认了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事故。

  同是面对漏油,状况如此不同,值得我们深思。康菲的有恃无恐,不能不说是因为相关管理部门惩处的软弱:如此严重的溢油事件,罚款上限按法律只能是20万元,与国外动辄上亿美元的处罚相比,无异于挠痒痒。

  (《光明日报》8.22 狄书爱)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反向春运”,一种“家乡”的再定义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