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这个传说究竟缘自何处?经专家多方考证,发现出自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
《诗经?大东篇》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大东的位置在泰山以东,临淄、曲阜一带,核心位置正在今天的山东沂源县燕崖乡。这里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与传说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沂源的牛郎织女传说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景区距县城15公里,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织女洞、牛郎庙、情人谷、神清宫等20多个景点组成,地貌的特征逼真地显现了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在天成像,与地成形”的奇观。
燕崖乡牛郎庙旁的千年古村——牛郎官庄,村里五六百口人大部分姓“孙”,以牛郎的后代自居,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附近的大贤山上石碑很多,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后留下许多诗文摹刻,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关联。牛郎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后始具规模,为一幢二层阁楼式建筑,青砖碧瓦,彩绘斗拱。殿内设有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边是一尊卧着的金牛,院内古柏参天,清幽别致。如今牛郎庙早已坍塌,仅存遗迹。
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高8米、宽7米、长约10米,传说是西王母囚禁织女的地方,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又名织女仙阁。它依山凭势而建,系二层楼阁式建筑,洞内陈设有织女等彩色塑像。洞中存有古碑数块,年代最早的可上溯到宋代。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层上,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楼阁第二层的前脸上,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正可让脉脉含情的织女临窗端坐,与河对岸的牛郎隔河相望。
织女洞上面虬枝倒挂,下面沂河畔风光无限。洞旁有块石碑,为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所立,上刻“织女洞重楼记”。碑文记载:“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是说唐代时有人从此经过,听到洞内有札札的机杼声,以为织女在织布,所以就修建了织女洞。(《人民日报?海外版》8.5 梁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