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南海“天书”背后的传奇
 https://www.gmw.cn 2011-10-29 17:02:26 来源:光明网-《文摘报》

凝结了南海渔民智慧的《更录簿》

凝结了南海渔民智慧的《更录簿》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一座天造地设的良港。据说早在几百年前,潭门渔民就不满足于近海捕鱼,而是将西沙、南沙群岛一带作为自己的渔场。

    潭门和南沙之间隔着500多公里的汪洋大海,船及船上人的性命,都维系在船长身上。当时既没有卫星导航,又没有精确的航海地图,船长是凭借什么远航的呢?《更录簿》就是船长决策的最重要依据。熟练掌握《更录簿》是成为船长的必备条件,而一代又一代的船长,就自然成为这种“南海天书”的传承者。

    《更录簿》又称“更路经”或“水路经”,是海南渔民每年在南海捕鱼时所用的航海路线指南,其中记载着南海诸岛的名称、位置、航向、距离等详细信息,有的是手抄本,有的则是口头传承,是历代渔民闯海智慧的结晶。据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研究,《更录簿》产生于明末,兴盛于清中叶,一直延用到民国。

    78岁的老船长苏承芬祖孙三代都是渔民,一直在西沙、南沙一带捕鱼。苏承芬展示的《更录簿》,是一本30多年前常见的日记本,为了解释《更录簿》的用法,他特意拿出了一个爷爷传给他的罗盘。只有正确使用《更录簿》和罗盘,才能把《更录簿》中的文字转化为航海线路。

    起点、终点、针位和更数是《更录簿》必备的4个要素,渔民不但记录下航行线路,还给主要岛礁起名,例如“猫注岛”就是今天的永兴岛,“园峙岛”指的是甘泉岛,“大筐”指的是华光礁、“黄山马”是太平岛等。

    2008年,《更录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苏承芬老人也成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新华网 10.20)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