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10-31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穆斯林的葬礼》畅销不衰

  提起霍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问世20多年来,数十次重印达数百万册,至今畅销不衰。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众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原型是谁?那位在玉的长河中沉浮一生的韩子奇,那位以短暂生命赢得无数读者的深深怜爱和感叹歔欷的韩新月,那位用文弱书生的双肩撑起爱的天空的楚雁潮……他们和作者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20多年来,不断有读者向霍达询问这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在信中说:“天儿凉了,代我向韩子奇一家问个好吧!”

  这些看似“痴情”的问题,让霍达无比欣慰,她却不能满足读者这真诚、朴素的要求。因为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虚构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须的。霍达决心把故人故事留在心底:“这些人物,在读者心中活了起来,就让他们在你们心中继续活下去吧!”

  “她把半边天撑起来了!”

  霍达另一部引起巨大反响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达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无缝钢管轧机。1986年,这一创造发明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高建民以必胜的信念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危在旦夕。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霍达也在与死神抢时间,对这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进行跟踪采访,写成了《国殇》中这一撕心裂肺却又慷慨悲壮的章节。没等到文章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她在病中含泪写下评论:“《国殇》的作者,听说是一位女作家,没有同她见过面,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她把半边天撑起来了!我向她致敬!”

  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霍达在青年时代师从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研究中国历史,最终并未走专门治史的路,而进了文学之门。这是不是一个误会?霍达说,她至今感谢恩师马非百,甚至觉得,如果不先下一番功夫读史,几乎无以为文。

  霍达最喜爱司马迁的《史记》。她后来写历史剧,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可以说,无一不是受了太史公的影响和启发。她也热爱古典文学,尤爱苏东坡和辛弃疾。苏词豪放,辛词悲壮,二者均影响了霍达作品的精神气质。

  从2008年起,霍达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到京城拆迁现场调查研究。这一切,都浓缩、升华为沉甸甸的三幕话剧《海棠胡同》,2010年9月在北京公演。

  该剧由霍达之子王剑男导演,荟集了宋春丽、郭冬临、杨立新等明星大腕联袂主演,现场极其火爆。当演到梁德宝迫不得已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时,观众发出喊声:“不能签!”当著名诗人萧穆的故居即将被摧毁之际,由宋春丽扮演的萧穆遗孀、鼓书艺人苏宛君击鼓而歌,为这座老宅子和二百多年树龄的名贵海棠献上一曲挽歌,气氛达到高潮。

  霍达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光明日报》10.20 吴丛丛)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