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空中俯瞰北京纵横交错的胡同,很像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大厅。胡同两边那些古老沧桑、内涵深蕴的民宅,如同馆内走廊两边古色古香的书柜。你随意走进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兴许就会撞见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梁漱溟先生曾以中学毕业的学历,受校长蔡元培之邀成为北京大学教授。这样的奇闻,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几乎绝无仅有。
摇篮:安福胡同
安福胡同与其北面的紫禁城一样,始建于明代。它东西走向,与中南海新华门南北相望。历史记载,梁漱溟先生落生于胡同中的小屋,却没有确指。于是,在整条胡同里行走,端详每一个院落、每一间房屋,都倍感亲切,现代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家的生命气息流淌其间。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母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梁漱溟先生先后在北京第一个“洋学堂”,即福建人创办的“中西小学堂”,以及“南横街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和“江苏小学堂”读书。而他得益于课外读物最多,从报纸中,他了解了科学知识、历史掌故、名人轶事、包括“伊索寓言”之类,也知晓了社会新闻和思想言论。
母校:地安门中学
地安门中学是梁漱溟先生的母校,其前身是1902年建成的“顺天中学堂”。地安门中学几年前已经撤销“番号”,如今,其原址是五中分校。
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当时现代学校初创,学科程度标准不一。许多小学比今日中学程度还高;而那时中学与大学也难分轩轾。梁漱溟先生的同窗中,有许多诗赋、古文词、四六骈体文都已做得很好,后来成为学术界知名人士的有张申府、汤用彤等。
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
老宅:西海西沿2号
什刹海分为前海、后海、西海。这西海,就是人们常说的积水潭。梁漱溟先生的老宅,确切说是1914年(民国三年)其父亲梁济只花数百元买下的宅院,原为小铜井胡同1号,即今日西海西沿2号。父子二人在这里前后居住的时间跨度长达54年。原来的老宅院格局已经不在,它的一部分成为总政歌剧团舞美队小楼,用来储存货物。
在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前踱步,只见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
“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
“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
在“东西方文化比较学”已然成为热门显学的今天,梁漱溟先生的一些学术观点和见解依然耐人寻味。比如,他认为中国文化“植基深厚”、“坚卓伟大”,而民族精神见诸儒学者多。他在阐述儒家学说时,说得精辟而透彻:一是“向上心强”,二是“相与情厚”。即仁人之准则,是要在社会里“向上”,在人伦中“相厚”。
读梁漱溟先生本人生平和他的著述,会发觉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在探讨和解答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难题。于是,行走毋宁说是一种令人兴奋且幸福的发现之旅、探索之旅、问难求答与解疑释惑之旅。
(《北京日报》10.18 彭俐)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