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津阁,1954年重建
清初开始,居住在我国边远地区的民族首领开始定期觐见皇帝,这是满蒙友好的最有力保证。但那时蒙古王公却有“进塞为惧”的恐惧心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惧怕关内的一种特产——天花(痘症)。蒙古部族地处高寒地区,那里的人大都没出过天花,京城气候与边塞不同,感染的几率更大。考量之下,康熙帝决定在塞外修建行宫,用于接见蒙古人,姿态已放得很低。但怀柔拉拢的同时也不能让对方轻视自己,塞外行猎正是展示天朝威风的一个好方法。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直持续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后历时89年。建成后的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康熙在建造避暑山庄时,根据“物尽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原则,充分利用山庄内山峦、溪流、湖泊、平原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修筑亭台楼阁,尽量保留大自然的山林野趣。
宫殿区的建筑虽然严格恪守“天子身居九重”之制,但却具有北方四合院朴素简洁的特色,不用黄琉璃瓦,代之以灰瓦盖顶青砖砌墙,古朴、淡雅。
朝鲜使者柳得恭曾在书中写道:“这里明明是皇帝施展权术的地方,可是皇上却偏偏使用‘避暑山庄’一词,从中丝毫看不出任何政治痕迹,似乎使人进入了一个富于闲情逸致的环境,好像一层薄薄的轻纱,掩盖了政治统治的实质,叫人看后产生一种轻松的感觉。”
在避暑山庄苑景区北,有一座清代著名的藏书楼——文津阁,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花台、曲池、山石、月门等组成。津,是水的渡口。文津,是文化知识的渡口,如欲求得知识,便需自此问津的意思。
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文津阁,和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全部仿制浙江宁波的天一阁。
这组建筑坐北朝南,门殿、假山、水池、楼阁相继排列。主体建筑文津阁处于山环水抱之中,上下各六间。从外观上看是两层,里边实际是三层,中间一层为暗层,阳光不能直接射入,以便更好地保护图书。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
这里除了藏有巨著《古今图书集成》,还有著名的《四库全书》一套。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共计36304册,贮书所用的6750个木制书函和128个木制书架,均为乾隆时期的避暑山庄文津阁原物。文津阁前有四组建筑,已毁,如今我们看到的文津阁,已是1954年重建后的样子。
从修建的那一刻起,热河行宫就摆脱了单纯玩乐意味,这里发生的大事件串起了清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它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更目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渐行渐远。
(《文史参考》2011年第21期 周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