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挑战,建筑师开始构想五十年后的城市建筑。
海面上涨
应对之道:远离海面的轴状城市
科学家指出,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升高至少3英尺以上。全球目前约有10%的人口住在高于海平面不足30英尺的沿海地区。
建筑师博尔格与甘尼为未来的纽约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方案——在摩天大楼间拉起成行的巨缆,将约60万个活动房舍悬挂在高楼大厦之间,以补足因被淹没而丧失的住宅。
这些房屋由极轻的钛合金建造,并由更轻的碳微管接合。每一个公寓单元都将以强力电磁石固定在支持巨缆上。每个独立公寓都包含由硅网包裹的土壤,它将生产出新鲜的果蔬。而有高效去盐工序的水槽将贮存超过5千加仑来自大海的淡水。
环境污染
应对之道:耐受住宅
针对空气与水源污染的挑战,荷兰的设计师们构想出“耐受住宅”。
该住宅的多功能外墙是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点状分布的杯型吸入状“漏斗”,它在户内与户外形成了一层薄膜,以控制光、空气与水的进入。这些漏斗中镶嵌着光能电池与感应器,当感应器察觉到气候条件的变化时,它们将指示漏斗根据即时任务,改变为最有效的形状。比如在空气清晰度良好的日子里,漏斗们像花朵一样追随日光,将光线传入户内,并产生足够的太阳能供应建筑中所需的所有电力。下雨的时候,漏斗们改变成收集雨水的杯状——当雨水点滴进入这些锥体时,水就被吸入外墙之后的一个单位小室中,淡水在这里过滤、储存、并被导入一个闭合环状系统。而刮风的时候,漏斗便拉伸成喇叭形,形成自然风洞,引导空气经过过滤器后吹进室内。如果天气又晴朗又刮风,漏斗们便进行多项复合工作。
沙漠化
应对之道:梦想住宅
联合国气候报告宣称,沙漠化将最终影响至少100个国家中的约10亿人口。
来自匹兹堡的建筑师费利认为:沙漠未必是不适合居住的。他的梦想住宅,不仅能为五口之家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水与清凉的空气,还将向电网回送能量。
水源是沙漠住宅的核心。在费利的设计中,供应住宅的水将通过大气集水器收集,这些装置以金属环形管致冷,水蒸气通过它们冷凝,接着注入一个净化贮存箱。两个集水器将收集足够的淡水供饮用及淋浴,淋浴用水将会被循环利用以冲洗厕所以及栽培作物。
房屋的排气装置可以将门外炙热的空气抽进一个地下腔室,接着将之抽进地下室,再由地面通风孔将清凉的空气往上排放。
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能产生每日消耗的所有80千瓦时的电力。人们还可以将盈余的电力回输入电网,从而获得收入。
(《文汇报》11.6 王朝 昀丰)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