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对于世人趋之若鹜的名,他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写道:“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生先打了个电话,被钱先生婉拒。无奈之下,吴泰昌决定来一次突然袭击。一天下午,他和林湄突然出现在钱钟书的家门口。一见面,钱钟书便笑哈哈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由于林湄女士是带着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刘一鬯先生的问候,加之吴泰昌又是老朋友,钱钟书破例接受了林湄的采访。但钱钟书要求林湄不做笔记不录音。采访结束后,林湄根据记忆写了一篇文章《速写钱钟书》。稿子写成后,林湄将文章寄钱钟书审阅。钱钟书做了多处修改,把那些称赞他的话全部删去。在给林湄的回信中,钱钟书这样写道:“大稿活泼有感情,但吹捧太过,违反我的人生哲学,也会引起反感。过奖必将招骂,这是辩证法……”在“违反我的人生哲学”这一句旁,钱钟书特意加上小圆圈,以表示重要。
1991年,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将钱钟书列入第一辑,结果被他婉拒。友人告诉他对方有巨款酬谢,钱钟书冷冷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之子》,主要是以国内优秀人物为拍摄对象,很多人将能成为“东方之子”引为毕生之荣耀,然而钱钟书至死不接受采访。他说:“我不需要出名。”
钱钟书曾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做学问得有一颗素朴的、无功利的心。所以,他生前一再反对别人为他写传记、出全集。为潜心治学,钱钟书拒绝各种社会头衔,拒绝法国政府授其勋章,拒绝美国的天价讲课费……
钱钟书的这些拒绝、不合作,这些矜持和风骨,充分地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
(《检察日报》11.15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