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的“歪门邪道”,记录了镇远历史
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总共50回,却用了3回的篇幅描写贵州的边城古镇镇远。
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在镇远县委和县政府之间,有一个叫“四方井巷”的老巷子,形成于明代,因巷内有一口方形古井而得名。巷内那些古宅的门,大都歪开着,叫“歪门”。游客会惊讶地发现,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在这歪歪斜斜间,古城的“歪门斜道”油然而生,这也是古城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
初来镇远的游人,总是在这里密集的建筑与巷道中叫苦。其实,这样的构建,却也真实地记录了这里久远的历史与文化。
小镇自秦昭王三十年以来,就在该处设县,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南丝绸之路更是贯穿其中,大批的江浙客商来此贩运物资,南调北运的竟把这一个偏僻之地发展得富甲一方。当时,商家为了安全起见,避开了地势平坦的码头,依山势顺着南丝绸之路建起了这些高墙深院,既可以避开战事对生意的影响,又能借助山间流动的风防止货品发霉。
至于那歪歪斜斜的门楣,是因为镇远的生意人都讲究财不露白,故而把门开在巷道的拐弯处,或是位于一个地势比较特殊的位置,让旁人路过时不易看到主人的身价,以求平安。于是,繁华的历史、幽默淳朴的民风造就了这里高高翘翘雕满了图案的马头墙,也有了这里蜿蜒拐转的“歪门斜道”。
(《中国文化报》11.8 王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