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政府突发舆情事件中,“临时工”频频闪现,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热词。据统计,近年来“临时工”惹事实在不少。福建南平警车伸出脚擦鞋的驾乘人员是“临时工”,“中华脊梁”颁奖盛典文件是“临时工”伪造的,放言“收费1万不是大事”的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也是“临时工”。
为何“临时工”会常常被政府搬出,当成躲避责任的“挡箭牌”呢?有专家分析说,“临时工”在成为网络热词的背后,体现的是个别政府部门应对网络危机舆情时的词语匮乏,以及应对理念的落后,处理技巧的简单化、单向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说,目前政府一些运作缺乏透明度,这也导致政府遇到危机舆情,在找不到恰当原因时,往往会推出一个“临时工”作“替死鬼”。他进一步解释说,“临时工的存在,不仅助长了相关单位的懒惰作风和侥幸心理,更让很多真正的责任人免于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分析报告认为,“临时工”策略错误地迎合并强化了公众同情弱者的情绪;微博的“碎片化”特性,让网民“选择性”地放大关注“解雇”而忽略了“致歉、整改并欢迎监督批评”的信息。
人民网舆情分析报告也认为,如果每一个公职部门在出现形象危机时,用临时工作为危机公关策略,作为缓冲本部门和公职人员不良形象的灰色地带。如此策略的后果,将直接导致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公信力下降,带来集体性的形象危机。
(《南方日报》11.27 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