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在即。
在严歌苓心里,刚与读者见面的《陆犯焉识》是一部更为重要的作品。“一个作家命定要写几本书,于我,《陆犯焉识》便是其中之一。”
写《陆犯焉识》之时,严歌苓常常“推己及他”——他,新作中主人公陆焉识的原型,祖父严恩春。“从祖父到父亲到我,都是这样。他有多脆弱,就有多刚强。有多么随和,内心就有多少孤傲。”
在对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探寻里,严歌苓描摹着老一辈和新一辈身上的枷锁,铺陈着自我对“自由”的感悟:“自由是心灵的,无人能给予,无人能夺走。”严歌苓的祖父严恩春16岁大学毕业,20岁出国留学,25岁获得博士学位,40岁自杀。他是在1937年南京沦陷时自杀的。“回国后,面对贪污、腐败和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无能,他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冷却了。”
父亲萧马的书房,成了严歌苓小时候的课堂。
12岁就进部队当了舞蹈演员,“我的身体比较硬,难达成跳独舞、做主角的理想。所以我急流勇退,做了创作室的创作员。事实也证明,我的脑子的确比四肢好使。”严歌苓说。
上世纪90年代,导演李安是她著作影视改编权的第一个购买者。“李安来买《少女小渔》,三四个月后,李翰祥来买《女房东》,再后来朱延平来买《无非男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安买了,大家都来了,形成一种惯性的购买。”
(《北京青年报》12.5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