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典之玺
根据1930年12月20日的《中央日报》记载,这块美玉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一块即将做成国民政府“国玺”的璞玉。负责寻找这块璞玉的新疆驻京办事处代表张凤九在宴会上将寻玉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一番: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国府文官长古应芬,曾到当时南京的刘市长家赴宴。大家谈到国玺。因国民政府成立后,一直还用的是由北平运来的旧玺,而这块旧玺在“雕刻花纹方面,不免含有封建思想之意味,甚不适用”,于是决定由新疆省府负责采取精美玉料送到南京,重新制作一方国玺。
新疆省府主席金树仁得到命令后,随即命人寻觅美玉。不久,他们“于和田境玉垄哈什阿岸,寻得璞玉一方”,“重约卅七斤,密度则异常坚硬”。金树仁将这块玉料送至北京,以备雕制国玺之用。
据了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刻制了五方国玺,分别为中华民国之玺、封策之玺、荣典之玺、大总统印、陆海军大元帅之印。那么这块展示的璞玉究竟雕刻成了哪一方国玺?
1928年8月,蒋介石当选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他决定制作一颗新的国玺。在他的授意下,11月2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议决:制玉质国玺,文曰“中华民国之玺”。后来又规定了国玺的尺寸、形状。由于一时缺乏好玉,只好留待日后制作。
蒋桂战争爆发后,陈济棠公开支持蒋介石,蒋介石遂委任陈济棠为广东特派员,将两广大权交给了陈。陈济棠受宠若惊,当他得知蒋介石亟需一颗国玺,但没有合适的印材时,便立即派人去缅甸,寻到了一块上好的青翠玉石,以9500块大洋的高价将其购回,献给蒋介石。蒋介石决定以此制成国玺。
据资料显示,这颗国玺在民国18年(1929年)就启用了。而张凤九等从新疆找的玉则是作为“荣典之玺”的玉料,于1931年7月1日启用,为颁发勋章、发布褒奖令之用。
有资料称,这些国玺都被蒋介石带去了台湾。
(《现代快报》12.19 戎丹妍)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