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岩松,1968年出生,蒙古族。先后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他被视为中国电视媒体的良心。2011年,他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持续追问,体现着勇气与睿智,尤其是“7·23”动车事故之后,他动情而犀利的电视评论,引起了巨大反响。
“节目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穿过北京西客站附近一条小胡同,就到了白岩松工作的地方: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楼道昏暗,室内装饰简单,地板踩起来“咯咯”直响。很难想象,如此大牌的主持人,办公室竟然如此简朴。
白岩松曾说过,10年前只是姓白,而如今头发也都白了,见面之后方觉并非戏言。
当记者问他,在央视度过了18个年头,最为满意的是什么?他沉吟片刻,答案出人意料:“《新闻1+1》还活着。”
2008年,《新闻1+1》开播,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而且大胆触及有关国计民生的敏感话题。曾有人私下对白岩松说,且看这个节目能活多久。
4年过去了,这个节目不但活着,而且在白岩松看来,它的锐气和精神还在,“节目的媒体和公众关注度还在,‘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是央视代言人还是央视异类
不管白岩松愿不愿意,每有大事,他的评论总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甚至会被解读为高层授意,至少是代表了央视的态度。
白岩松自己却不喜欢这种“被代表”。“我们是在做新闻,不是在做某一种态度。”他说。
白岩松向记者详解了《新闻1+1》每天制作的流程:每天中午12点前,编辑会给他报两到三个选题,他选定一个后再跟领导碰头。确定选题之后,他与团队会有一个交流,然后各自准备。下午,他一般都是在准备晚上的直播内容。不过,经过20年电视生涯的历练,少有他不熟悉的领域。
节目直播前,只有一个提纲,没有成文的稿子,甚至他自己事先都不确定节目上会具体说些什么。也就是说,上节目前,只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和结构,更不存在所谓的领导授意。
矛盾的是,在被视为央视代言人的同时,敢说敢言的白岩松又常被一些人认为是央视庞大的传播机器中的一个异类,一个体制内的坚守者。但他自己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是央视的一员,我所感受到的所有东西也是从央视得到的。”
“如果新闻都不说真话,后果会怎样”
在同事敬一丹眼中,白岩松是一个“不传播毋宁死”的家伙。“因为我比较傻还比较轴,所以才坚持到今天。”白岩松这样总结自己的新闻历程。
1985年,17岁的白岩松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他调入央视,成为《东方时空》主持人。
4年之后,白岩松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1997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做大型直播节目,白岩松被选为节目的主持人。在事后的表彰大会中,他成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现场报道主持人。那一年,白岩松29岁。
随后的10多年中,面对着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白岩松越来越从容和淡定。
如今,参加各种颁奖典礼前,白岩松都会问上一句:“为何把奖给我呢?”对方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你说真话,坚持新闻理想啊。”
20多年前,他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是,“说真话”是新闻的底线;而到了如今,“说真话”却成为获奖的理由。“说真话是全世界几百年以来新闻最基本的底线,从来就不是上线。就比如,你永远不能夸别人不偷东西便是好人。”白岩松感叹。
令他担心的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在很多地方底线都变成了上线,报道新闻时说真话也成了巨大的优点。“我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新闻都不说真话,后果会怎样?”
年过不惑的白岩松,现在每周要踢两场球,还喜欢听摇滚乐,甚至比女人还爱逛街。他已将工作与生活严格划分,基本拒绝了外面的应酬,几乎每天都回家吃饭。“如果没有时间陪家人、听音乐、踢球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白岩松说。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48期 刘子倩 李媛)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