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幼年侨居印尼时,就进过电影院,爱上了电影。后来母亲为我买了一个玩具电影放映机,我手摇着放映机上的把柄,家中白墙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短片《火车到站》,从此爱不释手。
冥冥中,我走了长达70余年的电影道路。
电影是我的生命!”
——汤晓丹
1月2日晚,“银幕将军”、著名导演汤晓丹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102岁。
年轻时就是“金牌导演”
汤晓丹不是军人出身,怎么会是“银幕将军”?主要原因乃是《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昌起义》、《红日》、《难忘的战斗》、《傲蕾·一兰》等我国经典战争片都出自他手。
汤晓丹是印尼华侨,10岁时随父回国。1931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师,次年成为导演。汤晓丹是国内最早一批拍有声商业片的导演,1934年夏天,“天一”老板邵醉翁的三弟邵仁枚找到年仅24岁的汤晓丹,请他到香港合作拍片。到香港后,汤晓丹拍摄的抗日三部曲《上海火线后》、《小广东》和《民族的吼声》影响巨大,为他赢得“金牌导演”美誉。
拒绝为日寇拍片
如果没有日本侵华,汤晓丹可能会长期在香港拍片。然而,香港沦陷了。
一天,日军报道部邀汤晓丹去九龙半岛饭店赴宴,请客的是占领香港的日军最高统帅矶谷廉介。那天应邀赴会的有在港的二十几位演艺界名流,梅兰芳、蝴蝶、王人美、金焰等均在座。矶谷廉介尽管脸上堆着狡黠的笑容,却难掩一身杀气。他神气活现地为客人敬酒,希望大家“安下心来”,“发展中日文化”。汤晓丹早已听出弦外之音,无非是让这些名流俯首帖耳,为他们奴役中国同胞作帮凶。没出几天,矶谷廉介以喝茶的名义与汤晓丹约谈,表示要拍一部电影《香港攻略》,让汤晓丹当导演。汤晓丹心里一惊,知道这一关难过。他不卑不亢地说:“让我先看看剧本吧,其他的事不急。”接下来,汤晓丹化装成难民,化名叶圣哲,先逃至桂林,然后到了重庆。
在重庆拍“谍战片”
汤晓丹在重庆,起先是无片可拍,后来拍了一个“谍战片”。讲的是一名警官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一个小地方,发现一起“情杀案件”疑点重重,一查发现这是日本间谍机关做的案。最后结局是一网打尽日本间谍,大快人心。
在重庆,汤晓丹和蓝为洁相识并相恋了,从此走过相濡以沫的60多个春秋。
抗战胜利后,汤晓丹重回上海。
沉默是金
有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么多拍重大题材影片的机会都落在汤晓丹身上?汤晓丹传记的作者夏瑜把其中的奥秘概括成四个字——“沉默是金”。
确实,汤晓丹之所以能历经千难万险始终屹立不倒,与他的性格大有关系。早在建国初期,汤晓丹参加了一个为旧上海电影工作者举办的学习班。他就曾暗下决心“绝不提出自己喜欢搞什么题材,只要组织交下的任务,我就兢兢业业去完成”。
《渡江侦察记》中让儒雅的孙道临来演解放军连长,许多领导反对,但汤晓丹坚信孙道临身上有一股阳刚之气一直未被挖掘,反复要求不果后,汤晓丹给上级领导写了一封保证书,信中担保:“孙道临一定能演好。”
可以肯定的是,他沉默,不等于没有自己的立场。恰恰相反,汤老就是用这种“沉默”的态度牢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在医院每天看电影频道
汤老住在医院,天天要看电影频道,就是转到重症室也是如此,医院破例为他设置了一台电视机。
有电影界的人来探访他,汤老最兴奋。让他感动的是导演冯小刚携《集结号》主演张涵予专程来看他,冯小刚表示,他很想请汤晓丹去看《集结号》,听听他的意见,但现在汤导身体条件不允许,不过,他会想办法将影片搬到医院,请汤导把脉。冯小刚说,希望汤导看《集结号》,不仅是想得到他的鼓励,还想向他表示感谢,因为汤导的《南征北战》给了他很大帮助。他说:“早在《集结号》筹拍阶段,我和美术指导就反复看汤导的《南征北战》。其中一些大场面的战争戏,给我们拍《集结号》很大帮助。”张涵予特意为汤导背了一段《南征北战》中的经典台词,时隔多年再次听到熟悉的台词,汤晓丹非常感动。
获终身成就奖
2004年9月,第24届金鸡奖评选揭晓。这届金鸡奖特为导演汤晓丹颁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大屏幕上再现了汤导的多部优秀作品,现场3000多名电影人和观众用掌声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的敬重。
2011年12月19日,汤晓丹荣获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深圳商报》2.1 楼乘震)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