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创新成果往往源于与众不同的创意。而中庸之道则提倡“枪打出头鸟”、“见好就收”、“沉默是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往往刚萌芽就被扼杀。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只会趋利避害,朝着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可能有创新的方向走去。
社会需要“容错”的风气 从概率上说,绝大部分创新成果都是以失败为基础的,而我们通常赋予成功者过多的道德苛求,对于失败者又缺少了必要的包容和援手。
创新需要超越功利的追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深深烙有实用主义的印迹,重手段而非重价值,重结果而非重探索。当不能立即带来实用价值时,创新往往被轻易抛弃。
我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国家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人,他被西方一些国家的航天科学家誉为“飞天之父”,曾四次登上外国发行的邮票,记载在美国国家航空和空间国际博物馆里。这个人就是我国明代的一个木匠:万户。他制作了一把椅子,捆上火箭,举着风筝,想实现飞天的梦想,结果箭毁人亡。这个被中国历代人嘲笑的“傻子”,为什么在西方人看来是伟大的先驱?这是因为他的开拓精神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超越功利,人们才愿意为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去探索、去献身。
(《北京日报》2.27 崔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