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沉没,1517名乘客遇难。然而有谁知道,1948年12月3日上海黄浦江岸,也慢慢驶出了一艘永远无法靠岸的大船——“江亚”号客货轮。至今,它仍是全球遇难人最多的一次海难。
一九四八年年末,上海,时局动荡。12月3日下午4时,十六铺3号码头, 江亚轮即将驶往目的地浙江宁波。那天,是它的最后一次航程。
船上的乘客大多为宁波人。失业的工人、避难的商人、赶回家祭祖的百姓……将江亚轮塞得满满当当。当年19岁的邹信芳据说是最后一个登船的旅客,他发现船尾小门处混入了很多无票乘客,还有很多不用买票的儿童。虽然拥挤不堪,但是,能上船就预示着按期抵家,所以,乘客们并不在意,泰然处之。
晚上6点45分,江亚轮已经驶至吴淞口外。右舷后部,突然一声巨响。瞬间,船体剧烈震动,向左倾斜,迅速下沉。几分钟后,海水已盖没甲板。据幸存者回忆,因为逃票者众多,轮船起航后就开始查票,船员将各舱的铁门锁死,导致很多人无法逃出。
据善委会统计,失事后仅900余人得以生还,估计罹难者多达3000人以上,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泰坦尼克”号海难。
上海市政府为了清除航道,并揭开江亚轮沉没之谜,1956年向上海打捞工程局下达了打捞任务。
当年曾参与这一行动的上海打捞工程局退休员工张荣璋回忆,打捞工程自1956年5月13日动工,10月29日结束,历时170天。
因为江亚轮爆炸时破损严重,分前后两段打捞,采用了浮筒和抬撬综合打捞法。打捞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骨骸、物资收集小组。总计捞获物资(除发还给家属的物品外)折价为29400余元,结余的12000余元移交上海市救济会统一处理。
江亚轮打捞上岸后,很多遇难者家属纷纷前来,请求看一下那艘埋葬着亲人的船只,吊唁冤魂。
此后,上海市政府两次组织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参观江亚轮残骸,并在西郊修建了一座公墓,安葬那些已无法分辨身份的死难者的遗骨。
60多年来,对失事原因有种种考证,但无一种说法让所有人信服。
(《周末》3.22 李诚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