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地方。这里香山和龙门山相互对峙,伊水中流,远远望去,就像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因为宫城的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取名“龙门”,沿用至今。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岸边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四百余年,其中尤以北魏和唐朝最盛,历代皇室贵族纷纷到此发愿造像,这些造像充分体现了皇家的意志和行为,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格。现存2100多个洞窟中,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窟龛、题记、佛塔和造像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真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龙门石窟的奇异瑰宝,享誉世界,重点洞窟中,以卢舍那像龛一组尺度宏伟的艺术群雕最为著名。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足有六层楼那么高。这尊佛像,位于摩崖佛龛的后壁正中,线条自然流畅,身披通肩式袈裟,头上是螺形发髻,气度恢弘,面容丰富,妙相庄严,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头部稍低,微微俯视,神态高雅,姿态可人,宛若一位慈祥的妇女,挂着千年不枯的微笑与人类对话,令人敬而不惧。
多少年来,多少石匠用粗糙的双手抚摸过这些粗糙的岩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重而单调地凿击,声声凿击中,岩石山川便有了灵魂,有了神韵,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技艺。
(《工人日报》3.18 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