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说法
阻挡“滚雪球式腐败”有多难
 https://www.gmw.cn 2012-04-05 20:07:38 来源:文摘报

    近日,新华社曝光了一起路政系统腐败窝案:福建泉州市公路局稽查队对违章车辆选择性执法,交钱就放行;“工作出色”的负责人还能额外获得“红包”奖励。为避免“误抓”,让车队放心超载超限,稽查队还为其特制了“通行证”。

    这样的窝案并不新鲜,许多网友看过报道后也在跟帖中这么认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检察机关通过此线索,共查出10件泉州路政系统腐败案。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查处过程中,有关部门还从行贿人那里挖出了当地交警、交通等部门的腐败窝案,这些腐败呈现出群体性、行业性受贿模式。

    “一查一串、一端一窝”,这话近年来频频被反腐官员提及。从官方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多数腐败案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牵连、影响,仿佛“滚雪球”一般。譬如,去年被深挖出来的某地系列腐败案,居然挖出县处级干部218人,省管干部24人,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全部涉案。

    这种“滚雪球”式的腐败模式,发展得越大,破坏性自然就越强;被发现得越晚,阻挡的难度也就越高。看来,亟须对此进行破解。

    说起来,群体性腐败主要在于“公共利益部门化、集体利益个人化”的现象被不断强化,部门成员很容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法不责众”的传统思维,在监管公权机构时往往表现得更明显,客观上纵容了利益集团违法乱纪的侥幸心理。

    因此,在监管无法面面俱到的背景下,加重对“一把手”的监督与问责力度是必要的。不管“一把手”有没有参与腐败,只要本部门出现腐败案件,就要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此举有利于在个案尚未形成影响时,就能被迅速制止。

    另外,腐败现象再怎么隐蔽,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毕竟群众往往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因此,建立畅通、不设防的群众举报通道,并真正重视这些举报,群体性腐败就难以形成气候。

    (《广州日报》3.31 椿桦)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