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黑色幽默式的新闻让人哭笑不得:17年前,浙江台州的黄大伯花200元“巨资”办了一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现在每月只能领2元养老金,或者选择一次性领走总共300元钱。此事被网友冠以“最牛养老保险”之称,在围观之后,大家也纷纷担忧猛涨的CPI和负利率会不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黄大伯。
对此,清华大学杨燕绥表示,“2元钱农保”新闻只是社保方面一个很小的遗留问题,不太具有代表性,目前更应关注社保养老格局的公平问题,比如一直以来广为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
企业和职工28%的缴费率,却只换来1362元的养老金(2010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1362元),也就比全国最低工资水平高200多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缴费,却能有至少三四千元的退休金。你说公平不公平?企业这么高的缴费率,但由于要支付社保改革前退休的“制度老人”、国企改革时大量提前退休的“制度中人”,以及到现在陆续退休的职工,负担很沉重,待遇怎么会高?
要解决双轨制问题,应尽快结束公共部门完全依赖纳税人的钱提供养老金的落后局面,先对公共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以带动中国养老金结构调整。要改变养老保险“碎片化”和“待遇差”的现象,应逐渐向板块式“国民基础养老金统筹”和“国民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转变,无论身份如何,待遇应差不多。福利是刚性的,不能忽高忽低,更不能有人高有人低,这才是中国养老金改革将来的方向。
(《新京报》3.28 黄锐 张轶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