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不少作家、导演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声称要还原一个真实的赛金花。但在无数演绎和想像下,“赛金花”早已成为超越她本人的概念和符号,真实面目很难还原。
《孽海花》的绯闻与炒作
据赛金花自己的说法,她本姓赵,乳名彩云,生长于姑苏。因家道中落,十二三岁时她到苏州花船上陪客人喝茶赚钱,1887年(光绪十三年)被前科状元洪钧看中娶回。新婚当年,洪钧任俄、德、奥、荷四国出使大臣,带的唯一家眷就是彩云。赛金花以公使夫人身份出访,不仅见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还见过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市民惨遭奸淫掳掠。赛金花躲在北京南城避难,德国兵破门而入,情急之下赛金花说了几句德语,还拿出在德国与皇室、首相的合影。德国兵不敢造次,引她与八国联军主帅、德国元帅瓦德西相见,赛金花劝其善待百姓。在街头一旦看见洋兵戕害百姓,赛金花也常尽力阻拦。“议和大臣赛二爷”由此名震京城。
人们忘不了赛金花的妓女身份,总要加些淫乱的花絮,传出瓦德西和赛金花的种种流言。跨国恋传说在曾朴的《孽海花》中达到极致。《孽海花》女主人公直接用的是赛金花的乳名“彩云”,卷首还印着她的照片。小说于20世纪初一问世就引起轰动,行销十万余册创了纪录。读者都相信小说里绘声绘色的描写是真事:赛金花少女时代随洪钧访欧时为瓦德西红杏出墙,十几年后北京重逢,旧情复燃也就顺理成章。多年后,赛金花对记者说,《孽海花》都是谣言骂她的。
《辛丑条约》立功之谜
1903年,赛金花吃了“虐婢致死”的官司,次年被遣回原籍苏州,后来又去上海开书寓为生。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在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建立公理战胜坊,专门给魏斯炅(赛金花的第二任丈夫)、赛金花发了请帖出席落成典礼,也许是因为这个牌坊和赛金花有渊源。
当年八国联军发兵的主要借口是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射杀,德国以此要挟,提出许多苛刻条件,尤其公使夫人一心报仇,态度强硬。据说李鸿章谈判久攻不下,遂请赛金花作说客,女人劝慰女人,终于使公使夫人答应用中国的传统办法赔礼道歉——在东单克林德遇刺处建牌坊。
无论京剧、地方戏还是时髦的“文明戏”,都拿赛金花作过女主人公,赛金花看过这些戏后,总要指出不合史实之处:一是对她和瓦德西的情事“描写太过”;二是夸大她在庚子国难中的作用,“虽十分夸奖我,但于我之良心上,诚为不安”。
晚年一度又成焦点
结婚才三年,魏斯炅患急病逝世。赛金花带着跟随她多年的老仆顾妈,迁居天桥附近的居仁里。这里是北京贫民聚居区,赛金花度过了潦倒孤独的晚年,彻底淡出“娱乐圈”,直到20世纪30年代,去世前几年,她突然又成为舆论的焦点。
起因是1933年,赛金花写呈文叙述庚子年救过人,请求政府免除她的房租大洋8角。各报争相采访。在舆论的烘托下,赛金花又成了交际场上的红人。应广大听众需求,她一遍遍叙述在庚子事变中的经历。讲得多了,难免添油加醋,前后矛盾,因此有人认为,赛金花不过是个骗钱的老妓女,说话皆不可信。大多数宾客还是愿意同情她,纷纷解囊,缓解她的生活困难。吴佩孚、胡适、梅兰芳派人送过钱物,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画家为她组织过义卖。
1935年,剧作家夏衍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就在话剧《赛金花》红遍上海的时候,故事真正的女主角于1936年冬在北平凄凉死去。当时天气很冷,她没钱多加煤炭,抱着破被于子夜气绝。
生前身后,家国恩怨、政坛风云围绕着赛金花纠缠,表面上她是耀眼的女主角,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历史舞台上一个任人摆布的演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被塑造成不同的角色。她曾对魏斯炅感叹,台上都把我演成花旦,可我自幼卖笑为生,颠沛流离,是个苦命的人,应该是青衣。
(《文史参考》2012年第8期 李响)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