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阿丕书记》取自真人真事,故事的原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国家领导人陈丕显,阿丕是他的昵称。
作为一部反映大人物的电视剧,按照以往创作思维和观众审美,很容易陷入“主旋律颂歌”和“领导传记作品”的套路。但该剧却剑走偏锋,从剧名就可看出,这是一部走亲民路线的“阿丕正传”,做到了历史题材剧罕见的“软着陆”。
作为我党著名的“红小鬼”、大人物,陈丕显的革命经历相当丰富。解放战争中,他全面指挥动员了后方支前工作,是“推小车”的最高领导;建国初期他曾代理过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后在云南、湖北省当第一书记,调到中央后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该剧截取陈丕显在湖北的5年改革岁月,作为故事背景,塑造了一个亲民爱民的省委书记形象。
除了剧情“接地气”,《阿丕书记》更“接人气”。不同于以往高级干部的领导范儿,剧中的陈丕显书记更像是一位人民公仆、邻家大伯,极富生活气息。比如他会投其所好,举办舞会宴请德国专家;他爱抽烟,会用“调虎离山”的小战术躲避妻子的“监控”。和杨司令、王政委、黄知真三个老战友在一起他也会回忆往事,说起当年怕老婆的趣闻而放声大笑……
《阿丕书记》也契合了时下年轻人的偶像好感。网络化、娱乐化的年轻人不愿意用身份称呼某人,台湾年轻一代喜欢称“总统”马英九为“小马哥”、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亲切称校长李培根为“根叔”,而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看完《阿丕书记》的80、90后或许会交流观后感说:“这个书记不太冷,阿丕不错哦!”
(《北京青年报》4.25 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