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乾隆盛世背后的真相
 https://www.gmw.cn 2012-12-01 18:01:18 来源:文摘报

    所谓乾隆盛世,至今仍被一些人津津乐道,而张宏杰这本40万字的《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就是想告诉读者一个隐藏在这个虚伪盛世背后的真相。

    乾隆时期的许多数据确实惹人眼球:据当代学者估计,GDP占全球三分之一,粮食产量最高达2088亿斤,财政收入最高达8000万两,此三项均创下截至乾隆朝时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在这些耀眼数据的背后是,乾隆禅让帝位当年,白莲教起义爆发,波及数省,历时九载。乾隆离世仅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便熊熊燃烧在中国的沿海……最终,“亡在崇祯,失在万历”的历史悲剧在大清又一次上演。

    乾隆长达60年的执政经历可分为两段。登基前十三年,乾隆开明豁达,注重民生,前后五次减免农民税款共计2亿两,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登基十三年后,乾隆执政思维陡然逆转,迅速回归雍正朝刚猛、苛刻的执政风格,大兴文字狱、焚烧书籍、管制戏曲,严厉打击民间各类触及其敏感神经的发声。早期的乾隆对贪腐现象恨之彻骨,后来不仅漠视,甚至借“议罪银”之制,满足个人私欲,社会腐败已致极点。

    表面看来,乾隆朝的行政机构似乎有着较高效率。1793年,急欲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以为乾隆祝寿的名义,派遣使臣马戛尔尼率领庞大的使团来华。英国使臣带来的数千件礼物,从天津上岸转运至北京后,无一损坏。

    但集权专制高效率的背后,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在英国使臣巴罗看来,“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实际上,中国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以经济学思维审视,没有中间阶层的社会,不可能生发出强大的发展内动力,更主要的是为社会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1776年即乾隆四十一年,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国富论》初版问世,然而,闭目塞听的清廷,却将英国使臣带来的科学设备视作“奇技淫巧”之术,依然沉迷于河清海晏的梦幻中。本来,只要乾隆帝稍稍留心向外眺望一下,中国完全可以搭上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快车。就因为这个“十全老人”的无知和短视,历史机遇便悄然溜走了。

    由于乾隆一朝对海外贸易采取严格的控制政策,原本期望建立贸易平衡的英国使臣团只能空手而归,实际上已埋下了鸦片战争的伏笔。

    人口增速过快,也是乾隆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接近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下,粮食的年人均占有量仅780斤,低于秦汉时期的985斤。在英国使臣看来,这个所谓的盛世王朝,百姓住房极其简陋,食品极为匮乏,身体大多消瘦,弃婴尸体随处可见……想象中的迷人的东方文明荡然无存。

    (《中华工商时报》11.21 禾刀)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