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年,文学双月刊《收获》诞生了,它的主编是作家巴金和靳以。2012年11月23日,创刊55周年的《收获》杂志在上海作协举办纪念活动。
传统:不趋时,不媚俗,不跟风
1960年第一次停刊前的《收获》相继刊发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创业史》、《山乡巨变》、《上海的早晨》等长篇和《蔡文姬》等剧本。这些作品均成为新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
1964年,在读者和作家的呼吁和努力下,《收获》复刊了。这个时期的《收获》相继发表了《艳阳天》、《欧阳海之歌》、《大学春秋》等作品。1966年5月,因“文革”《收获》停刊。
1979年复刊后第一期《收获》发表的重量级作品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1957年创刊号发表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因为历次政治风波,直到1979年,小说才最终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历经了20余年时间。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在《收获》复刊后的第二期。它和《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作品,率先突破思想禁锢的坚冰,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和讨论。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在《收获》刊发后,《收获》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这个时期的《蹉跎岁月》、《人到中年》、《人生》等,都赢得了广泛社会共鸣,通过文学批判和反思,探索人性的觉醒。作家叶辛的《蹉跎岁月》在《收获》刊发期间,创下了杂志发行量之最,刊登《蹉跎岁月》上半部分时,《收获》印了50多万份,刊登下半部分时,《收获》发行了110万份,这是《收获》发行的高峰。
1980年代:先锋作家集体亮相
1980年代中期的《收获》是新人集体亮相的年代,也是《收获》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1987年,《收获》的第五期推出了“先锋作品专号”,专号集中刊登了一批青年作家具探索性的作品:《极地之侧》(洪峰)、《四月三日事件》(余华)、《1934年的逃亡》(苏童)、《上下都很平坦》(马原)。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都以非凡的想像力和精妙的叙述语言,构建了文学的新景观。所谓的先锋派登上了文学舞台,直接推动了当代文学以另一种面貌发展,并影响至今。
余华可能是所有作家中对《收获》感情最深的之一,他的第一个长篇《在细雨中呼喊》就是在《收获》上发表的,余华说,“在后面的20多年里,我四分之三的作品都在《收获》杂志上发表。”
莫言在《收获》上发表的作品也相当多,莫言说:“1985、1986、1987年,这三年是我写作的一个小高潮,我相当部分中短篇是在《收获》上发表的。”
那几年的《收获》作品里,王朔反而成了一个另类。对于自己与《收获》的渊源,王朔曾说:“我倒是觉得《收获》在当时的那些刊物中,是比较尊重作者的。反正我的稿子寄去了,《收获》不会来信说让你加上个光明的尾巴。到了《收获》时,我才开始感到一种写作的自由的快乐。”
(《东方早报》11.23 石剑锋)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