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长篇白话小说、万历丁巳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将被收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世贞全集》,这意味着围绕《金瓶梅》作者究竟是谁的结论向着“王世贞说”迈进了决定性的一大步。
王世贞究竟何许人也?他是江苏太仓人,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文坛领袖,曾主持文坛40余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上海交大人文学院许建平教授说:“王世贞著述之丰富为中国古今第一人,但我们对这位大家的研究还不够。目前所知其著述约达301种、4268卷,散存于世界201家图书馆,至今尚无全集,且文章90%以上还没有标点。这给国内外研究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在许建平看来,王世贞研究中必须触及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是《金瓶梅》著作权的论争。《金瓶梅》出自谁手,“兰陵笑笑生”究竟何解,千百年来产生了不下50种猜测,包括王世贞说、贾三近说、汤显祖说、冯梦龙说等。他认为,种种人选之中,“无一能取代王世贞的地位”。
明刻本《山林经济籍》与《万历野获编》最早透露出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信息,其后清人陈陈相因,一时形成非王世贞莫属的舆论。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鲁迅、吴晗、郑振铎等文史学者从《金瓶梅》用的是山东方言,以江苏太仓人王世贞不会说山东话而否定王世贞说。1979年,朱星发表《〈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以“王世贞曾在山东做官,具有运用江苏太仓与山东方言的条件”等十大理由重倡此说。
1999年,许建平发表《王世贞与〈金瓶梅〉著作权》等系列论文,进一步论证《金瓶梅》作者的最大可能是王世贞。其中指出:《金瓶梅》中曾出现“三七”这味药材,但彼时“三七”并不为世人所知,除了王世贞,因为它的发现者、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将其编写入《本草纲目》并交予王世贞题序,《金瓶梅》书成流传之时,《本草纲目》尚未刊行。
不过,近年来学者陈明达指出,以王世贞晚年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写出《金瓶梅》煌煌大作似不可能,他认为《金瓶梅》真正的执笔者是在王世贞私家花园“住读”两年的后辈蔡荣名,而王世贞在创作《金瓶梅》的过程中担任了“制片人”、“导演”、“发行人”的角色。
(《文汇报》12.6 吴越)